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是游牧生活中的主要特征,他们继承了祖先的习俗同时也孕育出了草原文化,过着“逐水草而居,逐水草而牧”的生活。随着草场和畜牧业一系列管理政策的出台,部分生态退化严重的草原实行了“封限制牧”政策,进入了一个生态自然恢复时期。而在广大牧区,牧民由游牧变为“定牧”,草场畜牧压力随之增大。家庭草场成为草原生态保护的重点,牧户规模和分布因畜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影响了草原的生态承载力。本文将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聚落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草原(家庭草场)生态恢复为主线,结合当前建设可持续草原人居环境系列工程的背景,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背景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社会学、蒙古民俗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对如下问题进行研究:(1)对游牧业的形成背景、定牧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揭示在此过程中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2)对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的本质进行研究,从居住建筑、祭祀建筑、聚落单元三个方面揭示草原聚落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试图揭示其蕴涵着的科学生态内涵。(3)分析草原聚落生态系统的特征,对主体因子、文化因子、环境因子的组成及属性进行研究,力求探索草原生态退化的表征和内涵,进一步揭示牧区草场生态退化机理,提出了生态恢复视野下草原聚落重构思路,即“一条主线、两条脉络、三个层次”的研究思路。从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构建定牧牧民生态观。(4)通过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定牧草场人居环境进行调研,对草场牧户单元的定居现状进行分解研究。对草场牧户和公共设施的生态格局、牧户单元的生态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生态恢复视野下的草原聚落重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及民族意义。构建了一条适合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草原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建立了生态恢复视野下的草原聚落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