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下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纹状体多巴胺、血清脑肠肽Ghrelin水平及肠道菌群构成结构,初步探究加味泻青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制备多发性抽动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加味泻青丸组。从造模成功之日起开始灌胃给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下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纹状体多巴胺、血清脑肠肽Ghrelin水平及肠道菌群构成结构,初步探究加味泻青丸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组采用亚氨基二丙腈腹腔注射制备多发性抽动症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加味泻青丸组。从造模成功之日起开始灌胃给药,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给予相应药液,1次/d。2周给药结束后,观察用药前后大鼠行为改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血清Ghrelin水平,16S r DNA测序检测肠内容物菌群构成。结果:(1)用药后,加味泻青丸组大鼠刻板行为评分和运动行为评分显著降低(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泰必利组和加味泻青丸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脑肠肽Ghrelin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泰必利组脑肠肽G hrelin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泻青丸组脑肠肽Ghrelin含量显著降低(P<0.01);(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ce指数、Chao1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泻青丸组A ce指数、C hao 1指数升高(P<0.05);泰必利组Ace指数、Chao1指数升高,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降低,加味泻青丸组Shannon指数升高,Simpson指数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门水平,加味泻青丸组拟杆菌门比例降低在属水平,泰必利组、加味泻青丸组乳酸杆菌属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泻青丸可改善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异常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hrelin表达及改善肠道菌群相关。
其他文献
1959年颜仲凭借《鲁迅像》一举成名,此后便开启了自己长达一生的黑白文人肖像木刻创作。这幅成名作既是颜仲整体黑白木刻创作模式形成的起始点也是其创作模式形成前的初探。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宽了对于鲁迅性格形象补遗与填充的思考路径。使得这幅作品有别于以往固定模式化的鲁迅图像诠释,最终成为经典一作。由此颜仲也将文学阅读视为自我黑白木刻创作构思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后的木刻创作中除对人像基本外貌的捕捉
17-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并在欧洲的艺术领域中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不仅仅是影响了欧洲的陶瓷设计还包括建筑设计、服饰设计、园林设计等等。中国与欧洲的这段跨文化交流推动了欧洲艺术的发展,激发了欧洲艺术的自我阐释与展开,在中国风设计传入欧洲之际,正逢欧洲要摆脱巴洛克艺术的压抑,而中国艺术的规整和严谨折射了当时的西方艺术的趣味点,中国的艺术品与欧洲人当时的审美不谋而合。也是在这个时期,
孙其峰先生是当代花鸟画大师,荣获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作为津派国画的中坚力量,他在中国花鸟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论文就孙其峰先生的花鸟画艺术进行了研究:第一,通过分析孙其峰先生花鸟画艺术的起源和求学期的成长过程,揭示孙其峰先生艺术风格形成的文化背景;第二,本文以孙其峰先生所处时代背景为视角,从艺术成长的不同时期来探寻其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揭示其艺术风格从求真求实求美到朴拙自然再到艺术上圆融通化
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高速发展,民众对于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追求。近年来,家长们对于儿童成长过程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的物品有很多种,儿童食品包装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最为频繁的一种,家长对于儿童所吃的食物从几十年前的“吃饱”转变为现在的“吃好”,然而,包装自身本应发挥的潜在教育性却被经常忽略,绝大多数包装都是即用即弃,并不具备长期持有的实用功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包装设计
<正> 秉持笛卡儿"两分法"的信息技术思想,将在未来互联网向纵深发展中遭遇质疑。如果不了解这种思想根源所面临的巨大困境,我们将从思想上失去互联网。从思想上失去互联网的结果是,我们的命运将降格为可以任意编码的任何玩意儿——或许会很"繁荣",但没有灵魂。
本文围绕作战任务中伤员救护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以现代战场中战伤救护的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将美军战场伤员救护能力现状进行了概括说明,然后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我军相较于美军在单兵战伤救护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战时伤员救护能力的几点措施。为我军应对未来战场环境,提升单兵战伤救护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文以《走太行》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例,以方形的构图形式为主贯穿全文。在借鉴荆浩、范宽全景式构图基础上加以变化为方形构图,并通过此种构图形式结合折带皴、披麻皴等传统笔墨技法表现出太行山寂静远世的自然意境,升华自身对太行山的喜爱之情。结合《走太行》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撰写,对有关太行山的绘画理论文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创作起源部分,主要以荆浩、范宽为代表画家的北派山水画对此
西藏是一个所有人都会向往的地方,是大部分人梦想中的归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进入西藏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笔者专程在学习阶段来到此地进行考察,并尝试融入到西藏人民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精神气质,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了解他们的信仰。当认真的去思考去了解西藏这个地方后,会发现藏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怀信仰。信仰为何物,信仰拆分为“信”和“仰”两个字来看,“信”就是相信的意思,
烟墩角村具有典型的胶东沿海地区从村落的特点,是荣成六十五个活民俗博物馆之一,村中至今仍存有明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海草房,可见其民风民俗延续不断,历久弥新,正是这种浓厚的地域性文化氛围激发了笔者创作的灵感。毕业创作《烟墩角印象》是由六幅关于烟墩角的水彩风景画组成。之所以选择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是笔者在跟随导师采风考察时,被这个村子独特的海草房与景观地貌所吸引,故此有意的收集一些具有意境或者能体现当地文化
以儿童为表现题材的工笔人物画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成熟,亦会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并受到大众喜爱。文章主要论述笔者的创作作品《亲爱的小孩》系列创作过程及感受,主要目的是运用所习得的绘画技法和理论知识,把其融入本人的毕业创作及论文写作中。儿童质朴无邪的喜、怒、哀、乐给笔者带来了很多的创作灵感,本文以传统工笔人物儿童题材画的发展为起点,去领略当代工笔人物儿童题材画的创作实践及孩童真、善、美的艺术体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