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D(给电子基团)-A(缺电子基团)结构的化合物具有调节能级结构和降低带隙的作用,因此具有D-A型结构的化合物在有机光电子学的三大领域(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而苯并噻二唑作为一种强吸收电子且具有较好的平面性的单元,噻吩单元作为一种强给电子单元且结构容易调控,所以基于苯并噻二唑单元和噻吩单元的D-A型有机材料得到了大家广泛的研究,并且应用在在OPV(有机光伏电池)、OLEDs(有机发光二极管)、OFET(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了很好的光电性能。最近,在D-A型有机共轭材料中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种仅仅通过卤素原子的引入的方法却能够有效地调节其分子能级、改变其光物理性质、改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等,从而能够调节D-A型有机分子的光电性质。其中,基于苯并噻二唑的有机共轭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得到了大家广泛的研究,并且表现出了较好的电致发光性质,例如,光电转换效率和亮度。特别是当我们设计出具有‘主体/客体’特征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红光聚合物,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聚合物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地去抑制和避免浓度猝灭效应,从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率和亮度。其机理就是,当很少含量的窄带隙单元引入到宽带隙的主体聚合物的主链或者侧链时,我们可以认为被引入的窄带隙客体单元在聚合物主链当中是均匀分布的,这能够解决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相分离和电致发光光谱不稳定等问题。另外,为了降低器件中的空穴注入壁垒,我们必须要选择与ITO/PEDOT阳极功函相匹配的聚合物主体材料,因此我们设计并合成出一种新型的主体材料-芴和咔唑的共聚物。1、我们首先通过设计出较简单的合成路线,制备了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红光小分子及其卤代物,然后探究了卤素原子对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型红光小分子的光物理性质(紫外可见吸收、稳态荧光光谱、时间相关荧光光谱)、热稳定性、结晶性、电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卤素原子对基于苯并噻二唑的D-A型红光小分子的基本性质的影响,初步得出了卤素原子对红光小分子基本性质的影响规律。2、设计并合成出了一种基于烷氧基苯并噻二唑的红光小分子,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并且通过Suzuki偶合反应将该窄带隙单元引入到聚芴-咔唑的主链上,确定其含量为3mol%,得到了电致发光波长为616 nm的红光聚合物POC8,采用的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40 nm)/Polymer(100 nm)/Ca(10nm)/Al(100 nm),但是该聚合物的发光效率和亮度都很不理想。因此,在该发光聚合物POC8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在其聚合物的主链中引入缺电子的苯并噻二唑单元,其引入的含量为20 mol%,得到了电致发光波长为616 nm的聚合物POC8-BT,采用的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40 nm)/Polymer(100 nm)/Ca(10nm)/Al(100 nm)。该聚合物与POC8相比,表现出了较好的电致发光性能。例如,聚合物POC8-BT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1.04%,最高发光效率为1.26 cd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