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穴一脏腑相关是针灸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体表经穴与五脏六腑之间的一种双向性联系。关于经脉穴位和脏腑相关性研究,一直都是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内脏疾病在经穴上的反映、反映规律及形成反映的机制等尚不十分清楚,成为制约针灸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关于与交感神经相关的经穴反映,国内外多学科、多领域已开展了研究,但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或生理状态下针刺干预后的研究较多,而病理状态下观测经穴反映的研究较少。关于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及电针干预态时同一条经脉上不同穴位穴区皮肤组织中NA及α-AR变化情况的研究还未见到。为此,本研究拟借助心肌缺血损伤大鼠模型,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对比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状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心肌缺血损伤的干预状态下,相关经脉不同穴位血流灌注量变化情况,力求从与交感神经相关的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响应情况来探讨心肌处于不同状态下该经穴出现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变化的机制,阐释经穴—脏腑相关的科学内涵。目的:(1)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干预状态时心包经“内关”、“郄门”、“天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的规律,探寻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出现特异性血流灌注量变化的穴位。(2)通过观察大鼠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心包经“内关”、“郄门”、“天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明确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心包经不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的后效应。(3)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选择大鼠处于不同心肌状态时皮肤血流灌注量出现显著变化的穴位,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穴区皮肤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及肾上腺素能α1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drenoceptor,α1-AR)的含量变化情况,探寻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的机理。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治疗组(经穴A组)、经穴高频电针治疗组(经穴B组),每组10只。于第三天治疗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观测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相关经穴“内关”、“郄门”、“天泉”经穴区域和非经非穴对照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对比观察第3次电针治疗后即刻、30min、60min时大鼠心包经“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变化;根据前期心包经不同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的研究,选择出现特异性变化的穴区,低温提取穴区皮肤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的含量。结果:(1)关于“内关”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穴A组和经穴B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关于“郄门”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郄门”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穴A组和经穴B组左侧“郄门”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升高(P<0.01),经穴A组和经穴B组右侧“郄门”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关于各组“天泉”穴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右侧“天泉”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天泉”穴区皮肤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穴A组经穴B组“天泉”穴区皮肤血流量均显著升高(P<0.01)。心包经上“内关”、“郄门”和“天泉”横向比较,发现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时,“天泉”和“内关”穴区血流灌注量减少最明显,“郄门”穴区血流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变化;经穴低频电针治疗后,“内关”、左侧“郄门”和“天泉”穴区血流灌注量均升高,以“内关”穴区血流灌注量恢复最接近正常;经穴高频电针治疗后,“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血流灌注量均升高,以“天泉”和右侧“内关”穴区血流灌注量恢复最接近正常。(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P<0.01);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各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经穴A组“内关”、“郄门”、“天泉”双侧均以治疗后即刻血流灌注量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经穴B组左侧三个穴位均以治多疗后30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而右侧三个穴位均以治疗后60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天泉”和“内关”皮肤组织NA、α1-AR含量均显著性升高;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内关”穴区皮肤组织NA、α1-AR含量均显著降低,低频电针治疗后“天泉”穴区皮肤组织NA、α1-AR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高频电针治疗后,“天泉”穴区皮肤组织NA含量显著降低,α1AR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各治疗组均以“内关”穴区皮肤组织NA和α1-AR含量恢复最接近正常。结论:(1)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心包经上“内关”、“郄门”和“天泉”穴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以“内关”穴和“天泉”穴尤为明显。(2)低频电针干预心肌缺血损伤状态时心包经穴区血流的即时效应优于高频电针干预的效应;而高频电针干预心肌缺血损伤状态时心包经穴区血流回复的后效应优于低频电针。说明低频电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后相关经脉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潜伏期短,见效快,持续时间短;而高频电针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3)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心包经“内关”、“天泉”穴区皮肤组织NA和α1-AR含量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结合前面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研究成果,提示“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与穴区NA和α1-AR含量变化密切相关。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天泉”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与NA和α1-AR含量相关,在高频电针治疗后对“天泉”穴区血流灌注量的影响与NA含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