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麻仁系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润燥滑肠、通淋活血之功效,火麻仁除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目前尽管如此,由于国人对于火麻仁这味中药的误解,长期以来对于该药材的研究少有报道,国内至今尚未颁布该药物的质量标准,而对于火麻仁的炮制研究则更是空白,目前仅有的炮制方法“清炒法”还是沿袭古书的记载。本课题在炮制工艺的选择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清炒法”之外,还拟采用“微波法”进行炮制研究,比较火麻仁炮制前后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控制药材内在质量。材料与方法:1.材料:火麻仁购于河北安国,经辽宁中医药大学鉴定教研室翟延君教授鉴定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2.方法(1)以火麻仁中脂肪酸和大麻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和响应面考察法确定火麻仁油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出大麻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2)以火麻仁中大麻酚类物质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得13个不同产地的火麻仁中大麻酚类物质的含量。(3)以火麻仁中脂肪酸的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得13个不同产地的火麻仁中脂肪酸类物质的含量。(4)对13个产地的火麻仁分别采用清炒法和微波炮制法进行炮制,比较火麻仁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5)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考察火麻仁炮制前后的润肠通便作用;采用热板法考察火麻仁的镇痛作用。(6)初步制订了火麻仁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结果:(1)确定了火麻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石油醚75 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20℃。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火麻仁油中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的含量。五种成分在其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并且五种成分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相关标准。(2)确定了大麻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100 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3次。(3)建立了硅胶柱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火麻仁中大麻二酚、大麻酚、四氢大麻酚的含量。其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标准。(4)对13个产地的火麻仁采用清炒、微波两种炮制方法炮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炮制后样品中两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种炮制法都降低了大麻酚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脂肪酸类物质的含量。(5)药效学实验表明:火麻仁生品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炮制品的镇痛作用明显降低;火麻仁的生品和炮制品的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有明显的润肠作用,炮制品略好于生品,为控制火麻仁的质量提供依据。(6)初步制定了火麻仁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暂定:按干燥品计算,火麻仁中三种大麻酚类物质(Δ9-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大麻二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54μg·g-1,五种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总量不得少于20 %;炮制品中上述三种大麻酚类物质的总量不得少于0.94μg·g-1,上述五种脂肪酸总量不得少于27 %。结论:(1)建立了响应面法优选火麻仁药材中油脂类物质的提取方法;正交设计优选大麻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充分利用药材提供了实验基础。(2)采用HPLC法测定火麻仁中三种大麻酚类物质与脂肪酸类物质含量,且方法快捷、准确,可作为火麻仁材质量控制的方法。(3)对火麻仁采用清炒与微波两种炮制方法,为火麻仁的炮制工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4)对火麻仁进行药效学研究,为火麻仁炮制的规范化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实验依据。(5)火麻仁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稳定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