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根植于源语文化且受到译语文化的制约,因此,将其置身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探寻制约译者决策过程背后的各种文化规范,对于更好地了解翻译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汉语典籍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汇,它们的对外译介对于向世界介绍华夏文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相对中国典籍翻译的实践而言,中国典籍翻译的研究比较滞后,用现代语言学、翻译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典籍翻译进行专题研究的尚不多见,已有的研究,其系统性和理论层次也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对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但多数只是罗列几个例子,很少有基于语篇的更为系统的研究。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描述性翻译研究为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中的翻译规范理论为框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汉语文化专有项的英译,以及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和译者所受到目标文化规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文化专有项翻译遵循的一般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艾克西拉关于文化专有项的定义及纽马克的五种文化分类理论等确定何为文化专有项及其分类,然后随机选取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话题材小说《西游记》九章中的文化专有项及詹奈尔英译本中对应的表达为语料,统计文化项在英译过程中所选择的各种翻译策略的比例及译者受到目标文化规范的制约程度。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文化专有项翻译的一些规律和趋势,并且以目标文化规范的理论来对译者的策略选择做出解释。经过统计和例证,本文得出如下发现:1)语言(非文化)翻译在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实践中占很大比例,以专有名词的翻译最为显著;2)译者选择遵循目标文化规范时,常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有四种:文内解释、意译、绝对泛化以及同化;3)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目标文化规范的制约,但这种制约并非绝对的,译者的主观因素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目标文化规范应被客观的看待,它们的制约作用和导向功能都应该被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