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胆道梗阻可引起多脏器损伤,而肝脏是最先受累且受损最重的脏器,主要表现为肝脏代谢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变化。ALT、AST、TBIL、DBIL、GGT、ALP是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而组织学改变则是临床最直观的观察手段。本组动物实验进一步观察胆道梗阻不同时间对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学影响及其梗阻解除后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胆道梗阻提供依据。通过临床观察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息肉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进一步证实胆道梗阻的解除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并对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
1 动物实验选择健康家兔72只,体重2kg-3kg,雌雄不限,随机分组,每组8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胆道梗阻l天组(D1组)、胆道梗阻3天组(D3组)、胆道梗阻5天组(D5组)、胆道梗阻7天组(D7组)、胆道梗阻1天解除组(R1组)、胆道梗阻3天解除组(R3组)、胆道梗阻5天解除组(R5组)、胆道梗阻7天解除组(R7组)。模型制作:家兔3%戊巴比妥钠麻醉,上腹正中切口,剖腹后游离胆总管下段,经胆总管后置-2mm的细硅胶管(管内穿引-10号丝线),置入管及穿引线经皮下隧道戳孔穿出,引出处位于两侧肋缘下,距切口2cm,提起硅胶管和丝线,其紧张度以能阻断胆流为度,固定悬吊的硅胶管,关腹,对照组仅开腹游离胆总管而不置入硅胶管,梗阻解除组将置入管由腹壁抽出解除梗阻。梗阻组于造模后1天、3天、5天、7天后分别处死,梗阻解除组均于梗阻解除3天后分别处死。各组均留取静脉血2ml、肝组织适量送检肝功能及组织学检查。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临床观察选自2006年1月至12月接受内镜下治疗胆道梗阻病人130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14例,十二指肠乳头息肉16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进镜至十二指肠降部,寻找到乳头后,选择性胆总管插管造影了解结石大小、位置,对于结石嵌顿者不必插管造影。取石前常规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EST),对于直径<1cm的结石采用网篮套取结石,直径>lcm的结石酌情使用碎石器碎石,对于无法取净者或感染严重者放置鼻胆引流管或胆道内支架,择期复查。十二指肠乳头息肉的治疗:寻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后,仔细观察病变情况,视其大小用圈套器1次或分次套住后予以电切,残留部分予以电灼,以后定期复查,发现病变采取类似方法处理。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5天测定血清ALT、AST、TBIL、DBIL、GGT、ALP。术后禁食、保肝、抗感染治疗,2小时后查血清淀粉酶,若升高予以生长抑素或善得定治疗,次日再复查,直至正常。
结果:
1 动物实验胆道梗阻各组ALT、AST、TBIL、DBIL、GGT、ALP均升高,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有升高趋势,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D1与D3,D3与D5的ALT及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与D3的TBIL、D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胆道梗阻解除组与梗阻组相比,ALT、AST、TBIL、DBIL、GGT、ALP均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胆道梗阻组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空泡变性、散在小灶性坏死或片状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毛细胆管增生,梗阻解除组病变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对照组形态。
2 临床观察本组胆总管结石及十二指肠乳头息肉病人治疗前后相比血清ALT、AST、TBIL、DBIL、GGT、ALP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降至正常水平。11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103例1次取净结石,3例因乳头旁憩室插管困难、2例因少许渗血于1周后再行取石,取石后置入胆道内支架4例,置入鼻胆引流管2例。16例十二指肠乳头息肉患者中,6例1次切净,6例2次切净,2例3次切净,1例4次切净,1例因术后病理发现癌变转外科手术治疗。本组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13例,急性胰腺炎4例,经处理12小时-72小时恢复正常,3例于EST后出现出血,2例出血量少,局部喷洒8mg%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后血止,1例出血量大,予以氩气凝固及钛铗止血后血止,未发现穿孔及其它并发症者。
结论:本组动物实验观察了胆道梗阻不同时间对肝功能及肝组织学损害情况,梗阻解除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肝脏组织学改变有所恢复,但均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胆道梗阻对肝功能影响及梗阻解除后的恢复情况,内镜下解除胆道梗阻并辅以保肝、抗感染等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较低,安全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