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说到底就是教人做人的教育。既然如此,学校德育就应该从人及人所离不开的社会现实出发,并根据社会需要准确定位德育目标,在德育过程中,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德育过程规律。德育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德育的基础,德育要回归生活教育,德育要回归劳动实践教育,德育要回归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教育,德育的返本归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基所在。德育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实施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德育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标系统,具有内在的结构。成功的德育必须确定德育目标体系,使德育目标的教育要求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品德内容结构到品德形成结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德育目标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的作用体现在:确定方向、统一认识、规划行动、修正偏差,是科学实施德育的基本要求。道德品质培育过程同时也是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它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知、情、信、意、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他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知是情、信、意的基础,是行为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实施德育必须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即:思想品德各要素发展具有同时性、多端性,是统一发展的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规律;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螺旋上升的规律。在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德育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规律;活动和交往是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践载体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德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们杜撰出来的,对德育规律的正确认识、揭示和运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但是,这是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探索工作。只要我们的德育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坚持不懈,必定会使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乃至达到客观规律。只有当我们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规律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循规律时,教育者才能得心应手,受教育者才能与教育者产生共鸣,才能认同我们的教育。德育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才能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