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缘起与早期发展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顺序,揭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原始基本内涵,即:天人合一于“神”、“仁”和“道”、“物”。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顺序,从“思维模式”、“哲学命题”二个维度阐释其原始基本内涵,解析这一思想的缘起与早期发展。   从这二个维度分别描述这一思想的缘起:“思维模式”的天人合一缘起于“原逻辑思维”,“哲学命题”的天人合一缘起于“天人合一于神”。随着认识的发展,古人思维形式中以“原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习惯得到了改善,天人关系发生了变化;思维形式之变化,反映在语言形式之上就是“仁”、“道”等重要哲学范畴的出现;围绕天人合一于“仁”、“道”解释天人关系的变化。随着认识的进一步发展,人对于自然万物和人自身的理解更客观,围绕天人合一于“物”阐释天人合一思想早期发展的新阶段。   总之,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天”的理解基础之上的,确立“天”的缘起与早期发展是抓住本文主题的关键。天人合一思维模式是“原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之结合,它既没有摆脱前者“整体性”的思维习惯,也没有完全顺从后者的“理性”。经过天人合一于“神”、“仁”和“道”、“物”三个发展阶段之后,这一思想之原始基本内涵就大致确定下来,其缘起与早期发展也就水落石出了。
其他文献
针对超低热值燃气难以点火燃烧而直接排入大气,导致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超低热值燃气为燃料的反应器,即旋转回热型催化燃烧器.根据其周期性旋转、蓄热、放
英国科学哲学家罗伊·巴斯卡(Roy Bhaskar)提出的“批判实在论”(CriticalRealism)作为一种思潮,最初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巴斯卡本人曾自诩“批判实在论”引发了世纪之交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渊源由来已久。古代经济学曾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中世纪哲学家将经济学看作哲学的附属物,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及大卫·李嘉图等的经济学著作中则处处
从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关系入手,对生态伦理的应然性问题进行阐释,是对生态伦理进行理论寻根的一种尝试。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生态祸根应
中华文明是伦理型文明,中华法系是伦理法。伦理及其永恒是中华文明、中华法系较西方文明、其他法系的独特价值。我国的法律应该符合本国独特的文化背景,法与情两全,使亲情义
期刊
河池市水稻品种引种试验旨在鉴定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生育期、稳定性、丰产性、抗性及其他重要特性表现,为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河池市的适应性和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
针对主动配电网中风光荷储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无功全协调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域概率的场景分析法,采用CURE聚类法削减全场景数量,然后依次计算全场景的时域概率;
生存论是对人的生存的深切关注、反思和批判的理论,是人对自身的生存状况及生存意义的思考。传统的马克思哲学观普遍局限于近代性视域之内,这就不可避免地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