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蜜之哀伤》是日本作家室生犀星晚年的长篇小说,全文仅由对话体构成,主要的发话者是以作者犀星为原型的老小说家上山与能变身成少女的金鱼,二人共同生活。除小说正文之外,以犀星视角写下的《后记炎之金鱼》也通常被视为小说文本的延伸。在小说中,随着上山与赤子对话的进行,二者的另一层身份也被揭示——上山是作家,而赤子在上山的笔下能变成少女。因着二人这一层特殊关系、上山与犀星重叠的形象、从犀星角度写下的《后记炎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蜜之哀伤》是日本作家室生犀星晚年的长篇小说,全文仅由对话体构成,主要的发话者是以作者犀星为原型的老小说家上山与能变身成少女的金鱼,二人共同生活。除小说正文之外,以犀星视角写下的《后记炎之金鱼》也通常被视为小说文本的延伸。在小说中,随着上山与赤子对话的进行,二者的另一层身份也被揭示——上山是作家,而赤子在上山的笔下能变成少女。因着二人这一层特殊关系、上山与犀星重叠的形象、从犀星角度写下的《后记炎之金鱼》,小说中的虚构与现实互相蚕食,境界变得模糊。本文便对小说中虚构与现实的关系做出了探讨。本文认为:小说中现实与虚构的结构分为两层,一层是设定上的作者上山的现实与虚构,另一层是小说真正的作者室生犀星的现实与虚构。而设定上的作者上山的现实与虚构二者则被包含在作者室生犀星的虚构之内。赤子身处的是上山创造的小说世界,即上山的虚构世界。她对此有着自觉,毫不避讳地跟上山谈论这一切。在这一层面上,小说首先对自身的虚构性进行了完全的暴露。上山作为小说的创作者,理所当然地对小说世界享有完全的支配,而本应处于创作者上山支配之下的赤子,却在与各色人物的接触之中不自觉地掌握了创作的能力,逐渐从创作的客体成为创作的主体。小说正文在赤子与“幽灵”田村由里子的告别中戛然而止,犀星却以创作者的身份,立足于真正的“现实”,宣称他所饲养的那一尾金鱼已死去。我们可将其视为现实对虚构所做出的“还击”:通过述说现实中金鱼的死,完成了对虚构的“虚构”,使得幻想中的小说家重新回到了支配地位。
其他文献
《戏作三昧》是芥川龙之介于大正6年10月20日至11月4日发表在《大阪每日新闻》上的连载小说、也是芥川的第一篇报纸连载小说、后收录于第三短篇集《傀儡师》。《戏作三昧》是以饗庭篁村编著的《马琴日记钞》(明治44年)为素材创作而成,是一篇讲述《南综里见八犬传》的作者曲亭马琴在天保2年9月某一天生活的历史小说。本文选取《戏作三昧》这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针对以往先行研究的问题点对这篇小说进行考察。一直以来《
人群聚集场所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公共场所出口处易发生踩踏事故。针对该现象,设计了一种行人踩踏模型:将行人在踩踏过程中的跌倒情况分为三种,昏迷倒地、推挤倒地、被行人绊倒;在此基础上,设置了行人跌倒的判定规则和行人跌倒后重新站立的条件。行人跌倒的判定规则融合了改进后的社会力模型。改进的社会力模型考虑了跌倒行人对站立行人的影响。仿真过程中对影响人群踩踏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出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调动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小学管理者的工作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小学激励机制存在目标缺失、差异激励不健全以及情感激励淡薄的现象,不仅无法发挥小学教师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还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文章重点分析如何在新时代下科学合理地优化小学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卍》是日本文学大家谷崎润一郎移居关西后最先执笔的作品,也是其唯一一个涉及了女同性恋的作品。以《卍》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有五部之多,足以看出其故事内容颇具吸引力。然而,在文学评论方面,《卍》并不受好评,既往研究的数量比同期作品少很多,对于作品中的情爱关系的解析也并不全面,有必要作出进一步的探讨。本论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具体解析了《卍》中的女同性恋和异性恋这两种情爱关系的内容,并以此为线索探究了谷崎的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目的在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目前基于中国本土数据的制氢路线生命周期评估工作比较少,对“原料→制氢→氢气”链缺乏多指标体系评价与对比分析。本文运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核算并评价了煤气化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丙烷脱氢副产氢、风电制氢和光伏制氢的能耗、能量转换效率、碳排放和成本。研究表明,如不将可再生能源视为能源投入,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制氢能耗、碳排放最低,丙烷脱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百家争鸣,满族是中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有着及其灿烂、丰富的传统文化。满族传统文化主要源于满族的萨满信仰,千百年来,萨满信仰始终影响着满族的习俗、文化和伦理观念,维系着满族的民族特质和民族意识,萨满文化是满族原始文化的主要表现。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即是对祖先、自然、英雄等的崇拜祭祀,通过祭祀的方式以达到凝聚族人、提升氏族团聚力的目的。萨满祭祀是萨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表现萨
据估计,从南北朝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大约有300到500篇中世短篇小说诞生。但直到江户时代,这些文学作品才被大量出版并广泛受容。这之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涩川版《御伽草子》。该书是指在享保时期(1716-1735),由大阪的柏原屋涩川清右卫门以“便女中治身”为目的挑选中世短篇小说23篇并出版的丛书。作为面向女性的嫁妆本,该书取得了商业性的成功,几度重版。《御伽草子》中刻画了形色各异的女性,思考这些女
21世纪以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欧盟越发意识到其在国际竞争中的落后趋势。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数字经济的兴起使欧盟竞争法被认为过于僵硬且不够适应时代需要。特别是在阿尔斯通与西门子兼并案被欧盟委员会否决之后,法国带头极力敦促欧盟委员会进行欧盟竞争法改革。法国认为现行竞争法限制过多且不适用于数字经济,因此会阻碍欧洲冠军企业的诞生,难以应对来自中美的竞争。本文分为三个章节,旨在进一步了解
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化解当下学校管理困境,重塑学校管理生态,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前沿问题。然而,当下学校管理数字化转型在实践中遭遇了管理要素协同失灵、管理流程路径依赖、管理结构趋同僵化等问题。为此,需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从构建数字化转型协同治理机制、以数字化技术驱动管理流程再造、塑造数字化管理网络结构组织等方面来推动学校管理数字化转型,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虞美人草》是夏目漱石成为职业作家后的第一部作品,从发表以来便引发诸多争议。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围绕着“道义”的主题和藤尾的人物分析,缺乏对时代背景的关注。本文将结合当时复杂的社会状况研究《虞美人草》的现实意义,分析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的各种冲突以及他们的反应,并探索漱石对于现代化的思考。《虞美人草》的故事始于小野和藤尾的恋爱,围绕这段恋爱向读者展示了小野与小夜子、藤尾与宗近的婚约,以及甲野家的家庭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