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失踪事件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灾难。此次事件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全球多家权威媒体对其进行了深度跟踪报道,这些新闻报道无疑是新闻语篇分析的宝贵素材。本文试图从级差资源运用情况,来对比分析中美媒体在新闻稿中向读者传达态度方面的异同。本文的理论框架——级差系统,来源于马丁和怀特的评价理论以及胡德对级差系统的补充。作为评价理论三大系统之一的级差系统,是调节评价语言程度强弱或者精密高低的资源,使评价语言能够更有效的表达态度。虽然保持客观是新闻媒体的准则,但是报道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自身带有程度等级或者具有典型性的词语来表明态度和立场,这些词语属于级差资源。本文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大权威媒体选取了30篇关于马航事件的新闻报道,借助语言学文本标注软件的帮助,在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后得出结论:级差资源中语势资源和聚焦资源在中美新闻报道中的分布大体上呈现相同的趋势:中美媒体都更倾向于使用语势资源来调节价值程度或表达情感倾向。在语势次系统中,中美新闻中所运用的量化资源最多,强化资源次之,增强资源最少。中美新闻媒体都呈现了大量的数据,量化资源自然成为了分布最多的资源。在聚焦次系统中,中美新闻所运用的价值资源要多于实现资源。原因是实现资源所调节的动作过程资源较少,而价值资源所调节的评价类资源较多。不同之处在于:在语势次系统中,《中国日报》所运用的强化资源分布大于《纽约时报》。这意味着中国的记者比美国的记者更倾向于使用强化资源。对此,两种解释分别在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在此失联事件中两家媒体的立场不同。与美国媒体相比,此次事件在中国的关注度更高、引起了更多的悲恸情绪,中国媒体对受害人家属关注更多,自然就更多使用强化资源来表达观点。本研究对中美新闻语篇中的级差资源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英语语篇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中人际意义的表达,同时为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