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某区域客运交通系统中居民出行方式主要以小汽车、公共交通,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种方式为主,但是随着轨道交通运营,其在城市机动化和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中类似于一个“功能转换器”,原先小汽车、公交车、自行车三种交通方式通过轨道交通实现了功能的转换。轨道交通的发展使城市交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过渡,出行者的交通方式选择从原来的单一方式向组合方式发展,从而形成了新的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合理稳定的客运交通出行方式结构。鉴于此,本文通过一定区域内的公众意向调查,以离散选择理论分别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引入前后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分析出行者选择城市客运交通方式时的行为特性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预测区域内部客运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
在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架构下,通过收集某区域公众意向调查的数据,探讨了离散选择模型中的相关性与异质性问题;建立了12种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客运交通结构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变量的选择、模型评价标准的确定、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模型结果的分析,综合考虑选择其中的MNL4、NL3和ML2三种模型进行预测。
其次,建立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预测模型,以总体预测方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前后客运交通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预测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IIA特性的预测,另一种是基于RP/SP数据模型的预测,根据两种预测结果,分析了可能影响预测精度的三个因素。
最后,探讨了各种客运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竞合关系。一方面建立了交通政策参数与客运交通方式结构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参数的敏感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出行时间的分担率影响幅度较出行费用大:借鉴Cooper提出的品牌竞争力模型,结合弹性和交叉弹性计算四种客运交通方式结构的竞争力与冲击力,并根据出行时间竞争结构图反应出对不同客运群体产生的影响。按照经济杠杆策略的基本原则,提出实施轨道交通动态票价调节城市交通的举措,动态票价实施后,利用随机分配理论考察城市路网交通流的重分布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博弈分析方法,提出了轨道交通票价均衡轨道网、公交网和道路网交通流的构思。轨道交通动态票价体系丰富了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手段和方法,并对制定轨道交通票价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作用。
本文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提升城市客运交通市场的服务水平,实现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之间的互动,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