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研究都是建立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即翻译理论家更关注的是翻译对等问题,而在目的论者看来,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目标情境中的文本”。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的重要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莱斯、弗米尔与诺德等人。本文将以功能主义最富影响的目的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目的论所采用的描述分析法,借鉴其目的规则和忠诚规则分析张谷若翻译的狄更斯半自传体小说《大卫.考坡菲》(David Copperfield),探索张谷若选择重译此书的潜在的影响因素,阐述为满足目标语读者的认知习惯与需求所采取的翻译技巧,同时顾及原作者的思想与写作风格努力实现对原文与原作者的最大忠实。最后得出结论,张谷若的汉译文本实现了其向中国读者传达西方文化的预期功能,该翻译是“充分”的。从功能主义翻译观研究张译可以彻底摆脱传统翻译研究中关于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二分法的束缚,从而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学翻译作品是否达到其预期功能;这对以后的翻译实践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扼要介绍目的理论与本文研究主题;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简要介绍了国内关于张谷若汉译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本文的理论基础,概括性论述了目的论的基本论点及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第四部分介绍了狄更斯及David Copperfield在其作品中的独特地位和众多的汉译本;第五部分梳理了张谷若的生平及其翻译思想;第六部分结合目的规则和忠诚规则系统分析张译本;第七部分结论,对全文进行了回顾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