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与链接:地铁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建构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建设也呈飞速增长的趋势。然而,地铁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地铁带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寄托了市民们复杂的情感,是一个媒介化的城市实体空间,在城市生活中承担着传播信息的作用,作为媒介的角色为传播信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地铁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被不断探讨。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发生空间转向以来,城市实体空间逐渐纳入传播学研究领域。城市实体空间的媒介化问题受到了传播学界的关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地铁在城市中具有怎样的媒介功能以及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是怎么建构起来的值得思考。本文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第三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解构了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从而探索出地铁媒介化空间的构建路径。首先,从符号学、文化地理学等角度对地铁空间的符号进行分析,呈现出在作为实体空间的地铁中,物质符号是怎样传播的。随后,这些符号通过组合传达出一定的意义,承担起承载都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构建集体记忆和地方感并创造公共交往空间的功能,从而从实体空间转化为虚拟空间。最后,乘客以乘车体验为基点为地铁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赋予生命和能动性,并以此链接起地铁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形成一个充满矛盾性和开放性的空间。本文研究发现,作为媒介化空间的地铁其媒介化空间的建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化,二是通过乘车体验链接起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并赋予其能动性和生命力从而形成一个充满矛盾性和开放性的地铁空间,这一空间十分接近爱德华·索亚所提到的第三空间。因此,我们可以从第三空间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地铁在城市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审视媒介、人、技术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在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气压低,空气稀薄,柴油机功率损失严重,为了保证机车牵引需要,必须采用高效高压比对机车柴油机的功率进行修正,但是由此导致柴油机的高原性能恶化,为保证柴油机
文章以“锁”为例,从词类划分标准和比较语言学等角度,考察、阐释汉语的同一性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表示事物的“锁”和表示动作的“锁”是两个不同的词。
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有所发展;必须突破陈规,有所创
兽医针灸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的白针、艾灸以及近代的电针、水针、激光、穴位埋植等疗法广泛应用于动物临床。腹泻是常见多发病,而针灸是治疗腹泻的优势疗法。目前针灸对腹
介绍了珠江堤防水上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重点介绍水上钻孔平台设计与施工、钻孔泥浆的循环与回收技术。
1 前言磁粉探伤是发现车辆配件表面疲劳裂纹的无损检测手段,通常采用干法和湿法两种.两者比较,湿法探伤灵敏度和可靠性高,在铁路内已经广泛用于轮对轴身和滚动轴承检测.随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因信息技术取得了革命性的变革,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工作效率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企业工作效率的重点工作内容,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素有"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神舟家园"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悠久。"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的说法,充分体现了其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依托首都发展的理念。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