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在耕地质量提升技术上仍存在明显短板,迫切需要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的深入研究与示范工作。某县富硒土壤资源丰富,给某县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富硒产业开发,但目前从耕地质量提升方面高效开发利用富硒资源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技术体系,富硒资源开发进程较为缓慢。大片特色富硒土地资源由于耕地地力的贫乏或土壤环境质量问题导致利用效益低甚至难以利用,迫切需要有效的富硒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动富硒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富硒产业的发展。论文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在某县建立研究基地,根据研究区内土壤环境现状,采集土壤样品、灌溉水样品以及植物样品。通过分析各种样品中,明确了研究区内土壤环境现状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耕地基础地力提升技术研究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为富硒地区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获得主要结论如下:(一)地力提升研究结论测土配方施肥对农作物产量提升有较好效果,产量提升可达9.13%。施用的各天然矿物质土壤调理剂中,对产量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白云石,相比空白对照组增产6.16%;增产效果最差的为石灰,产量基本不增加。各种地力提升措施的增产效果排序为: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白云石>增施有机肥>施用石膏≈施用蛭石>施用沸石>施用石灰。(二)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结论1、对单种矿物质材料原位钝化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表明:实施重金属修复措施的小区稻谷样品中Cu、Pb、Cr、Hg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相比未施加任何措施小区的稻谷样品既无明显变化,也无规律。但是对于稻谷中的Cd元素含量及稻谷对土壤中Cd的利用率有较明显变化。其中对降低稻谷中Cd含量效果最好的是施加沸石粉,相对于空白组稻谷样品,其均值含量降低了19.56%,水稻的Cd富集系数降低了25.19%。其他处理稻谷中样品的Cd含量变化不明显。2、对深耕翻土与原位钝化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表明:几种处理中效果最好的是深耕+膨润土,相比于单纯深耕翻土,稻谷中Cd含量降低了15%,稻谷对Cd的富集系数降低了18.17%;其次为深耕翻土+石灰、深耕翻土+海泡石,两种处理相对单纯深耕翻土稻谷中Cd总量降低了12%以上,稻谷对Cd的富集系数也降低了12%以上;深耕翻土+沸石也有较好的修复效果,相对于单纯深耕翻土,稻谷中的Cd含量降低了6.51%,且稻谷对Cd的富集系数降低了10%;效果最差的为深耕翻土+有机肥,相对于单纯深耕翻土,稻谷中的Cd含量及稻谷对Cd的富集系数基本不变。几种处理手段对Cd的修复效果排序为:深耕翻土+膨润土>深耕翻土+石灰=深耕翻土+海泡石>深耕翻土+沸石>深耕翻土+有机肥=深耕翻土。3、单种矿物质材料原位钝化修复试验时,结果显示施用沸石能明显的降低稻谷中Cd含量,其他材料效果不明显。但深耕翻土与原位钝化联合修复试验时,深耕翻土+膨润土对稻谷中Cd含量的降低却有最明显的效果,而深耕翻土+沸石对降低稻谷中Cd含量效果一般。这种情况可能说明了膨润土对于固化外源携入(深耕翻土带出的深部Cd元素)的Cd元素效果较好,而对土壤中原有Cd元素的固化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