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淡水资源。目前,流域内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度输入导致太湖水华频繁暴发。天然水体中普遍存在着胶体物质,数量巨大的胶体粒子通过吸附-解吸过程影响水体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进而影响水体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本文以太湖和北部入湖河道为研究对象,利用切向超滤系统浓缩获得胶体,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分析太湖和入湖河道中胶体态有色可溶解有机物(CDOM)的时空分布和组成特征,利用Sykam氨基酸分析仪分析胶体态氨基酸,了解水体中胶体态氨基酸的时空分布特征,综合分析CDOM和氨基酸的特性,进而分析太湖天然胶体的来源和分布。最后,通过铜绿微囊藻胶体培养试验,利用Phyto-Pam和细胞计数的方法,分析胶体生物可利用性,取得的具体认识如下:(1)太湖胶体态CDOM吸收系数空间分布呈现出入湖河流和河流入湖口显著高于太湖湖区,且藻型湖区高于草型湖区,说明入湖河流对于太湖湖区CDOM具有显著地输入作用。胶体态CDOM的三维荧光组分主要为C1(类腐殖质)、C2(类蛋白D峰)和C3(类蛋白B峰),全湖表现出较强的类蛋白荧光组分,以类蛋白D峰为主。入湖河流及河口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较高,河道输入以类腐殖质荧光为主,湖心和藻型湖区以类蛋白组分为主,说明湖心和藻型湖区受河流影响较小,而CDOM来源以藻降解为主。(2)太湖氨基酸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入湖河流高于河流入湖口,湖区高于河流入湖口,说明河流入湖口氨基酸含量受外源输入和生源降解共同影响。太湖中碱性氨基酸含量高且难降解。酸性氨基酸在湖心和河道区含量较高,在河口区较低,说明酸性氨基酸在到达湖心之前已经被降解。湖心各类氨基酸含量变化与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说明湖心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内源有机质的增加。入湖河流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入湖河口,湖心区域含量高于入湖河口,说明河口氨基酸主要来源于河流输入。(3)胶体中氮磷元素含量较高,添加胶体处理中N、P含量高于对照组,与非灭菌胶体相比,灭菌胶体更能显著地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添加20%灭菌胶体浓缩液处理的铜绿微囊藻在试验中期的细胞个数为空白处理的7倍,Chla含量为空白处理的3倍。不同梯度胶体培养试验发现,在20%处理中F_v/F_m最大,表征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效率越强,而试验结束时,50%处理中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数量最多。综上所述,太湖入湖河流和入湖河口主要受外源输入的影响,湖湾和湖心湖区以自生来源为主。胶体有机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促进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胶体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为蓝藻水华发生机制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