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蓬勃发展和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影视翻译实践的兴起与其在学术界得到的较少关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字幕作为影视翻译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以其经济、快捷的优势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字幕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为数不多的字幕翻译研究多从直觉经验出发,对字幕翻译特点、原则等微观方面进行论述。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框架,从宏观角度运用描述性分析和例证法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以期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与理论高度。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研究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译者要了解字幕翻译文本类型的特殊性,即综合性、瞬时性和口语化,翻译出的文本应简洁明了,通俗晓畅,既要重视字幕翻译的信息功能,让观众看得明白,也要重视其感染功能,吸引观众并令其产生感情共鸣;根据目的论,字幕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全过程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能够达成翻译目的的策略就是好策略,因此评价字幕翻译的标准是达到目的的充分性而非与原电影对白的字词对等;根据行为理论,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电影导演的期望和市场观众的需求,其中观众是译者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字幕翻译应该为目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根据功能加忠诚理论,译者应重视对电影对白的分析,尊重电影原观点,对与功能息息相关的成分要重点传达。同时,本文指出功能翻译理论为字幕翻译提供了从全局到局部的翻译框架,并利用该框架对《功夫熊猫》进行自上而下的个案研究。在对该电影的翻译目的以及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化和幽默元素两方面对网络字幕组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通过对译本翻译充分性的讨论,本文作者发现,网络字幕组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翻译目的,增添法、注释法等为一些学者所不认可的字幕翻译方法在译文中都有应用:而且,网络字幕组常用网络用语和热门词汇,语言生动活泼,亲切幽默,无形中拉近了与其目标观众的距离,因此深受网友热捧。对字幕翻译策略多样性以及字幕组作品受欢迎原因的解释也证明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强大解释力和包容性。至此,功能翻译理论对字幕翻译的适用性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