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毫米波测云雷达对云进行探测,可以获得较高时空分辨率的云宏观特征及微观的精细结构。云的生消演变又与大气中温度、湿度层结的分布和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深入研究云物理过程、云内精细结构及其辐射效应,需要取得云的微物理参数。利用毫米波雷达与地基微波辐射计对云进行同步观测,反演获得云滴粒子的微物理参数。本文在观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地基联合遥感反演云微物理参数的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地基毫米波测云雷达及地基微波辐射计的初步联合观测试验,在已有观测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充了南京地区云的观测资料,并根据实测情况和观测的云宏观特征进行总结分类,为进一步实现毫米波测云雷达对云业务化自动观测及云分类提供了基础数据集。2、尝试对云中液态水含量(LWC)和云滴有效半径(Re)进行了反演,并探讨了不同反演方法对于几种代表性云型微物理参数的反演效果及适用性。结果表明:仅依靠云雷达单参数的反演方法,即雷达反射率因子与液态水含量和云滴有效半径的Z-LWC、Z-Re经验关系公式虽然具有一定普适应用性,但对于粒子相态及云型差异引起的云微物理参数差异体现不足。依靠云雷达测得的反射率因子Z与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液态水路径LWP联合反演的云微物理参数考虑了实际大气中的液态水含量和温度廓线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种差异。对暖性层状云和层积云云微物理参数的联合反演结果与实测云滴谱经验相比较为一致,但对于冷云的反演效果较差。3、针对一次层状云弱降水过程前期的层状云和一次层积云过程中云的宏微观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实测探空数据,对过程中云生消演变相应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解释了相关物理量变化对云微物理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天气尺度或中尺度系统的抬升作用和特定层次上的水汽通量辐合,为云的形成提供动力和水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