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前进,社会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为了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正进行着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校体育教学也必须进行改革。高校体育课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他们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运动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也决定着能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冬季体育课是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通过资料显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大部分学校都压缩了冬季上课时间,将每周一次的体育教学压缩到两周一次,提前结课。或者改变上课的方式以理论教学替代室外体育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冬季锻炼习惯的养成和冬季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就无法达到发展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因此笔者通过对于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的现状调查和研究,找出了吉林省高校在冬季体育课上主要问题:1.冬季体育课安排在7.8节的学时占总调查的20.5%。说明学校对于冬季体育教学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冬季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对于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时限上,大部分教师认为冬季体育课教学时限应在60—70分钟左右,现在90分钟的体育教学时限过长,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2.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主要集中在室外进行,室外运动场地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但是室内场地较少,个别学校冬季体育课在室内进行,由于教学场地的限制,学生活动范围和运动量较小,室内空气质量也较差,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3.吉林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以足球、篮球、排球、武术、毽球、游戏为主。特色冬季项目冰雪运动开展较差,只有个别院校开设滑冰课。作为北方特色的滑雪课只有极少几所高校开设。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吉林省各高校应根据冬季的实际情况适时安排上课时间和合理调整教学时限,适应冬季体育课的实际情况,达到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吉林省各高校应加强室内场馆的建设和室外场地的管理,以满足学生冬季体育课教学的需要。应积极开展北方特色的冰雪运动。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利用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吉林省各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进而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冬季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