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吴宓是最积极倡导新人文主义的一位学者,曾经被柳诒征称为“华之白璧德”。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师承于美国新人文主义批评大师白璧德。但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并不是简单来自于白璧德。与其说白璧德的新人主义思想吸引了吴宓,不如说是二人思想本源的一种密切契合。吴宓的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成。为什么在20世纪初西方众多主义思想横空流向中国的时候,吴宓选择了新人文主义思想当作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文化使命,并用尽一生精力去诠释和维护呢?
本文以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从具体材料出发分析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分析、整理贯穿在他的道德观,文化观和文学观中的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最终揭示吴宓将他的文化理想付诸于实践中的意义。
第一章主要通过追溯吴宓从启蒙教育到留学深造的求学经历,分析探讨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由于吴宓本人的特殊经历和受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吴宓的文化观明显是跨越了地域和时代的,这是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发生背景。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吴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了“不合时宜”的立场。
第二章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根据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接受和形成,阐述他在道德观,文化观和文学观方面的观点。一多哲学基础上建立的道德观,以道德观为本位的文化观和文学观都是在新人文主义思想上形成的。因此他在道德观上坚守传统,在文化观上主张中西古今新旧融合,在文学观上坚持古典主义的视野。
第三章则是阐述吴宓执着守护他的文化理想所做的具体实践。《学衡》杂志的创刊,为吴宓文化理想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是他与志同道合的学衡派同新文化派较量的根据地。古典诗歌的创作是吴宓最重要的文学实践,也充分体现了新人文主义思想中对传统的继承。他对诗歌的创作理论,也有值得充分肯定的文学价值。
不难发现,中西融合,古今贯通,对传统对经典的维护是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和主线,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在五四那个激进的时代,吴宓的思想在中国知识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文学阵营的过激言论起到了矫正的作用,有利于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健康发展。而在当下面对不同民族文化所提倡的理想态度,也是保持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圈的前提条件。从这点来看,吴宓的文化理想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而他逆潮流而动的清醒和执著,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从具体材料出发分析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条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分析、整理贯穿在他的道德观,文化观和文学观中的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最终揭示吴宓将他的文化理想付诸于实践中的意义。
第一章主要通过追溯吴宓从启蒙教育到留学深造的求学经历,分析探讨吴宓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由于吴宓本人的特殊经历和受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吴宓的文化观明显是跨越了地域和时代的,这是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发生背景。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吴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了“不合时宜”的立场。
第二章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根据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接受和形成,阐述他在道德观,文化观和文学观方面的观点。一多哲学基础上建立的道德观,以道德观为本位的文化观和文学观都是在新人文主义思想上形成的。因此他在道德观上坚守传统,在文化观上主张中西古今新旧融合,在文学观上坚持古典主义的视野。
第三章则是阐述吴宓执着守护他的文化理想所做的具体实践。《学衡》杂志的创刊,为吴宓文化理想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是他与志同道合的学衡派同新文化派较量的根据地。古典诗歌的创作是吴宓最重要的文学实践,也充分体现了新人文主义思想中对传统的继承。他对诗歌的创作理论,也有值得充分肯定的文学价值。
不难发现,中西融合,古今贯通,对传统对经典的维护是吴宓新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和主线,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在五四那个激进的时代,吴宓的思想在中国知识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新文学阵营的过激言论起到了矫正的作用,有利于中国文化和学术的健康发展。而在当下面对不同民族文化所提倡的理想态度,也是保持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圈的前提条件。从这点来看,吴宓的文化理想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而他逆潮流而动的清醒和执著,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