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葡萄酒因其独特风味特征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已成为葡萄酒消费大国。葡萄作为酿酒原料在种植过程中普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控,致使残留在葡萄表面的农药会随酿制过程进入到葡萄酒中。农药残留可能影响食品发酵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从而干扰发酵过程,最终影响葡萄酒品质。同时微生物也可能通过吸附、代谢等作用降低或消除农药残留。手性农药在农药中占有很大比例,其对映体间常在生物活性、环境行为、毒理效应等方面具有选择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6719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酒因其独特风味特征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已成为葡萄酒消费大国。葡萄作为酿酒原料在种植过程中普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控,致使残留在葡萄表面的农药会随酿制过程进入到葡萄酒中。农药残留可能影响食品发酵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从而干扰发酵过程,最终影响葡萄酒品质。同时微生物也可能通过吸附、代谢等作用降低或消除农药残留。手性农药在农药中占有很大比例,其对映体间常在生物活性、环境行为、毒理效应等方面具有选择性差异。手性农药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在葡萄中广泛使用,葡萄酒加工过程如何影响残留在葡萄中的戊唑醇残留及代谢,尤其是手性农药在对映体水平上的选择性变化规律尚不清晰,并且戊唑醇残留在对映体水平上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知之甚少。本文对手性杀菌剂戊唑醇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的选择性行为及其干扰品质差异进行研究:(1)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SFC-MS/MS)结合正向手性固定相对,建立了手性农药戊唑醇在葡萄酒等复杂基质中对映体残留分析方法,对戊唑醇进行了残留分析。研究了戊唑醇在美乐葡萄酒和赤霞珠葡萄酒中的降解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戊唑醇降解主要发生在酒精发酵阶段。其对映体间无明显转化现象但发生选择性降解,R-戊唑醇优先于S-戊唑醇降解从而造成葡萄酒中S-戊唑醇的相对富集。(2)系统研究了手性戊唑醇对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风味和外观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对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并采用DigiEye拍照式色差仪进行颜色属性分析。R-戊唑醇和S-戊唑醇对葡萄酒的风味和外观有不同的影响。由于酸、醇、酯浓度的变化,风味差异主要表现在葡萄酒的果香和花香特征上;R-戊唑醇是干扰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浓度的主要物质。戊唑醇处理改变了葡萄酒的颜色,葡萄酒受到的色差影响为R-戊唑醇>S-戊唑醇≥rac-戊唑醇。(3)基于多组学联合分析(微生物多样性、代谢组、转录组)手段系统研究了戊唑醇对映体选择性干扰葡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的代谢机制。戊唑醇在酒精发酵阶段对微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丰度无显著差异,但在苹果酸——乳酸发酵阶段显著降低了细菌多样性及丰度,其中R-戊唑醇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并且R-戊唑醇显著上调了酒精发酵阶段微生物的代谢物(羧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酰基类,有机氧化合物,类黄酮类,甘油磷脂类);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rac-戊唑醇处理主要影响发酵微生物的碳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等通路,S-戊唑醇处理主要影响核糖体、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R-戊唑醇处理主要影响精氨酸生物合成、丙酮酸盐代谢、糖酵解/糖异生、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R-戊唑醇对葡萄酒发酵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R-戊唑醇干扰下OTU76、OTU 4、OTU78、OUT34、OUT35 等微生物的丰度和 YLR134W、YLR134W 两基因表达与差异代谢物含量变化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系统研究发酵过程对戊唑醇对映体选择性行为影响,探明了戊唑醇对映体干扰葡萄酒品质分子机理,为葡萄酒中戊唑醇残留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青椒(Capsicumannuum L.)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因其营养物质丰富、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青椒属于热带亚热带的冷敏型果蔬,因此在低温贮藏或冷链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冷害,主要症状表现为表面出现水浸状斑块、内部褐变,同时伴随着果实失水萎蔫、营养物质含量降低,最终失去商品价值。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植物激素,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能够调控植物
酸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糖、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镇静安眠、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新鲜酸枣采收季节高温多雨,大量酸枣因不能及时干制导致霉变腐烂,影响其食用和药用价值。当前酸枣仁加工是酸枣的主要利用方式,果肉利用不足导致酸枣资源浪费。目前市面上的酸枣粉都是干酸枣打粉制成的,营养价值较低;另外市面上的酸枣粉还含有大量皮渣、果核等杂物,溶解性差、口感粗糙,不方便饮用。本试验以新鲜酸枣为原料制备易于运
酸奶后酸化始终是困扰乳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市场上的酸奶大多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共同发酵作用所制成。耐酸性较强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可以在酸乳贮存阶段中不断分解乳糖形成乳酸并最终引起后酸化。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措施来抑制后酸化,但是对这些措施抑制后酸化效果的评估往往是比较复杂的,通常需要对酸奶整个贮藏期间的酸度变化进行监测。因此,建立一种能够快速评估后酸化抑制效果的方法并且能
藜麦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其种皮中丰富的皂苷,具有抑菌、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理活性。但在日常农业生产中,藜麦种皮多进入加工副产物被废弃,导致藜麦资源浪费。本文主要研究藜麦麸皮总皂苷(QBS)的提取、体外抑菌活性及对小鼠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藜麦麸皮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分别采用复合酶超声乙醇(EU-Eth)提取法与超声辅助离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食用受其污染的食物会导致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利用其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CRISPR/Cas系
雪莲菌发酵乳(Tibet kefir milk,TKM)是源自我国牧区的传统家庭自制式发酵乳制品,又名kefir,具有独特的醇香和起泡性,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饮用历史。研究发现TKM具有降脂、抗癌、调节免疫等多种益生功能,这关键取决于其中的发酵用菌—雪莲菌粒(Tibetkefirgrain,TKG)。TKG是由乳酸菌、酵母菌、少量醋酸菌及其分泌的多糖、蛋白质等多聚基质组成的肉眼可见的混菌发酵体系。多菌
莲藕在加工成藕粉和藕汁后会产生大量藕渣,大部分藕渣都被丢弃,没有充分利用。藕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作为一种天然膳食纤维来源。对莲藕加工副产物藕渣进行二次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莲藕附加值,拓展莲藕产业链。天然存在的膳食纤维,大多数是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占少数,并且不同干燥方式会对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造成差异。本研究对藕粉的加工副产物藕渣进行回收利用,提取藕渣中的膳食纤维并进行干燥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青霉属和曲霉菌属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啤酒、葡萄酒、谷物及其衍生产品中,有较强的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国家标准(GB 5009.96-2016)规定了食品中OTA的标准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检测时通常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和大量的有机试剂,操作步骤复杂,需要大型仪器和专业的操作人员,成本较高,无法满足样品的快速检测。基于抗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物流行业发展极为迅速,资源从以前的地区内流动逐步扩展到国家乃至全球内的流动。物流服务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其发展对国家提升经济竞争力有重大意义。随着电商企业的兴起,物流行业日益繁荣,大批中小型物流企业崛起导致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为了赢得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开始重视成本管理。物流企业成本具有无存货、营运间接费用高的特征,应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会导致成本信息缺乏准确性。作业
果蔬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喷施农药等化学剂来防治病虫害,但在农药喷洒过程中,会出现漏洒或喷洒不均匀导致施药后病虫害防治效果不达标,重复喷洒导致农药使用量增多,污染环境的同时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所以研究雾滴沉积图像分析与喷洒质量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以西红柿以及叶片的雾滴沉积图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雾滴沉积图像的处理分析技术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采集的西红柿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