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訏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而情爱小说则构成了他创作的主流。徐訏通过爱情来关照人生,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本文旨在通过对徐訏情爱小说的梳理,考察其情爱小说的主题、流变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章首先从横向上探讨了徐訏情爱小说的主题意蕴。徐訏在文本中对情爱的独特思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爱与时空的关系。徐訏在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现代的爱情观,认为爱情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人间没有永恒不变的爱情,也没有超越时空的爱情。这是对传统忠贞不渝爱情观的反思,徐訏以其特有的深邃触及到了爱情无常、易变、非理性的本质,在同时代作家中对爱情思考的深刻性几乎没有人能够企及。二是爱与性的关系。徐訏注重从审美的角度来描绘爱情,他的情爱小说总是写得很唯美,强调“谐和”的爱情,认为爱情描写要取得谐和就应该有个“界限”,因此他很少涉及赤裸裸的性爱,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三是爱与宗教的关系。徐訏对爱的思索最终都落实到了宗教上,他认为“爱”就是个体以自己的方式侍奉他们所信所望或所爱,这就使他的“爱”包含了某种宗教成分,而正是这种带有宗教情感的爱使他超越了世俗之爱的极限,“爱”化为生命中永恒的东西,生命也由此获得了超越。其次,从纵向上分析了徐訏情爱小说的演变轨迹。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写情爱小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徐訏创作的成名期,他执著于对理想爱情的探寻,企求摸索出一条通向永恒爱情和永久婚姻的道路,这一阶段奠定了其情爱小说的浪漫主义基调: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9年这一阶段,徐訏的情爱小说创作无论从情爱观念还是创作方法来说都是处于过渡时期,创作上彷徨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在表现理想主义的同时,夹入了感伤、空虚、绝望的悲观主义色彩;从1950年到1980年逝世,香港三十年是徐訏创作的成熟期,徐訏创作了大量的情爱小说,情爱观念和创作技巧逐渐走向成熟,作品中的理想色彩已大为减弱,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交织并日益趋向悲观主义。 文章的最后对徐訏的情爱小说进行了历史定位,试图揭示其情爱小说貌“俗”实“雅”的本质,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少数几个能真正超越“雅俗”、“中外”、传统与现代问题的作家之一。徐訏在艺术领域的诸多成功探索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