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由空间激光(Free-space optical,FSO)通信是以激光为载波,真空或大气等自由空间为信道的新兴光通信技术,其结合了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势,具有高速率、大容量、安全性强和轻小型等优点,在航天航空、军事和民用通信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受大气信道的影响严重,大气湍流效应会导致光束波前相位发生畸变,引起接收端光束质量下降,通信误码率增大。本文提出利用光学相位共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空间激光(Free-space optical,FSO)通信是以激光为载波,真空或大气等自由空间为信道的新兴光通信技术,其结合了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的优势,具有高速率、大容量、安全性强和轻小型等优点,在航天航空、军事和民用通信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受大气信道的影响严重,大气湍流效应会导致光束波前相位发生畸变,引起接收端光束质量下降,通信误码率增大。本文提出利用光学相位共轭技术进行波前相位畸变补偿,实现高速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提升,并将其应用到高速逆向调制反射(Modulating retroreflecting,MRR)FSO通信中,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补偿效果进行了验证,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本文介绍了基于相位共轭补偿FSO通信的原理,建立了基于相位共轭补偿FSO通信链路的物理模型。采用功率谱反演法生成了模拟大气湍流的相位屏,并应用基于多相位屏叠加的分步传输法对激光通过大气湍流信道的过程进行仿真,给出了光束经过不同大气湍流信道后的光场分布。接着,我们建立了空间型和光纤型相位共轭用于补偿FSO通信中大气湍流效应的物理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相位共轭技术对于链路在接收端光场分布、信号相位波动、误码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从仿真上验证了相位共轭补偿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仿真分析了接收孔径对相位共轭补偿效果的影响。第二,本文对基于相位共轭补偿的FSO通信双跳链路进行了实验探究,在包含长度1.5米大气湍流池的湍流信道中验证了相位共轭补偿对于链路的性能改善。对于2.5 Gbit/s通断键控(On off keying,OOK)强度信号,相位共轭可以抑制信号相位波动对于信号强度的调制,提高信号传输质量。随着湍流的增大,信号光的眼图不会明显恶化,且相较无相位共轭补偿链路,在大气湍流池温差250℃环境时信号传输功率代价减小2.04 d B。在此基础上,针对5 Gbit/s四进制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QPSK)信号验证了相位共轭补偿对于链路的性能改善。QPSK信号的信息调制在载波的相位上,通过相位共轭抑制信号在接收端的相位波动可以减轻大气湍流信道对于信号的干扰,相较无相位共轭补偿链路,相同湍流条件下传输功率代价减小1.94 d B。最后,我们验证了相位共轭补偿对于10 Gbit/s偏振复用QPSK信号FSO通信双跳链路的性能改善。偏振复用情况下两路信号的质量均可以得到改善,相同湍流条件下x和y偏振态信号功率代价分别减小2.85 d B和2.34 d B。第三,本文提出了利用相位共轭补偿的高速MRR结构,并验证了相位共轭补偿对于高速MRR FSO通信系统信号质量的改善作用。在大气湍流池中对利用相位共轭补偿的MRR空间激光通信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大气湍流池温差250℃环境下传输2.5 Gbit/s OOK信号时,信号功率代价减小2.46 d B。当MRR端接收孔径从9.2 mm减小到3.1 mm时,实验中信号功率代价增大1.47 d B,受接收孔径的影响,相位共轭补偿的效果下降。在相同湍流条件下传输5 Gbit/s QPSK信号时,信号功率代价减小2.12 d B。接收孔径同样减小时,信号功率代价增大2.18 d B。对于室外长距离MRR FSO通信链路来说,应该选用大口径的光学天线系统来确保相位共轭补偿的效果。
其他文献
氨是水产养殖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当其超过动物适宜浓度时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应激。在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高蛋白饲料的大量使用,其代谢的终产物动物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导致环境中氨升高并引起应激。氨在水体中以两种形式(NH4+和NH3)存在,其中NH3容易穿过细胞膜进而对细胞产生毒性。水体中高浓度的氨会对包括龟类在内的多种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其生理机能,甚至生存。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
城市环境可能对某些物种有吸引力,因为它们有更多的食物来源和筑巢机会,这可以提高繁殖或生产力。为了确定城市化如何影响鸟类,了解城市化如何影响它们在生活史中采用的策略至关重要。从理论上讲,卵和雏鸟的识别,都可能基于类似的潜在识别机制,但雏鸟识别更罕见且不太容易理解,而卵拒绝是针对巢寄生的常见防御行为。本研究对2020-2021年巴基斯坦的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的繁殖生态和反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化等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驾驶任务从人类驾驶员手中转移到了自动驾驶系统(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ADS)中。面向传统汽车的测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测试与验证的需求。基于驾驶场景的虚拟测试与验证技术不管是在效率方面还是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与验证的主要方式。场景是该方法的基础。这些虚拟的
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是重要的目标观测技术,它能够对视场中的运动目标进行发现,并实时求解其在视场中的位置,在道路监控、空防海防、遥感观察、自动驾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在运动目标检测过程中,噪声、动态背景、相机抖动以及光照变化等情况都会给检测过程带来很大的干扰,导致检测准确度下降,甚至出现错检漏检的情况。在运动目标跟踪过程中,受遮挡、光照变化、背景杂乱、相似目标干扰、以及目标自身在运动过程中持续发
光学元件既是一部分尖端仪器设备和工程研究的关键组件,也是生活中电子机械产品最常见的元器件之一。光学元件的质量控制包括大量的缺陷检测项目,如材料内部的气泡、应力,元件表面的面型、表面疵病和纹理等等。其中表面疵病可能随机出现在元件生产、使用和运输中的任意环节,造成元件使用性能或外观品质的下降。对于惯性约束核聚变、极紫外光刻等前沿光学工程,表面疵病会在通光过程中持续地造成元件损伤,因此需要检测微米到亚微
城市更新这一主题对于城市来说是永远存在的,它是城市生机盎然的重要体现,同时这项活动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且这种生命力是持续增强的。可以说,世界城市的发展进程就是城市不断改造和更新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主题,城市得到了快速改善与进步,同时也使用了多种方案来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城市更新就是最重要的方案之一。城市更新中会面临多个维度的问题:投资风险问题、土地出让规范问题、文化传承问
宽视场、高分辨率、高动态的成像仪器作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设备,在我国仪器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实现科技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由于光学像差的存在,宽视场和高分辨率之间的矛盾是显微成像领域的核心难题。研制新一代显微成像系统,可以适应生物活体的动态成像,实现从细胞、组织到器官的宏微观结合的多尺度高分辨率观测,是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对推进新型成像理论与关键技术的进步,提升我国在仪器制
<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的主动作为,也是顺应大国经济发展规律的长期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机制,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40年,也是和世界钢铁工业不断融合、
实现光场在微纳尺度的强约束一直是微纳光子学领域不懈追求的方向。一方面,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将光场约束到波长乃至亚波长量级意味着可以实现极小尺度下高集成度的信息传输和调控,有利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小型化和低能耗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光场的强约束意味着可以在更小的尺度下进行更高水平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物质特性,对物体进行更精密的调控,也可以对光的本质有更高的认识和理解。介质光学微
精准测量单个分子的静态、动态特性及其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是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优势。目前的单分子检测的手段中,纳米孔、纳米间隙电极等因其纳米限域空间效应而具有高灵敏度,而光学探测技术可提供丰富的待测物信息。因此,结合光学的限域单分子检测手段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然而,纳米限域单分子器件的可控制备及其与光的界面作用机制仍不够清晰,限制了其单分子检测应用发展。本论文围绕结合光学的纳米限域单分子传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