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的人格理论(characterological theories of loneliness)认为,某些人格特质会通过影响个体的社交意愿与社交行为而导致孤独感。该理论指出了可能引发孤独感的内在机制:已有研究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程度高的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容易产生社交焦虑,而社交焦虑者通常兼具低社交意愿与社交回避行为,因此推断神经质可能通过社交焦虑而导致孤独感。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横断与纵向双重视角来构建并检验神经质→社交焦虑→孤独感的中介模型,并考察积极独处能否在其中起到缓解孤独感的作用。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理论意义在于,大学生处于由青少年晚期过渡到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转折点,同时兼具这两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也需要同时面对成年早期的新发展任务以及处理青少年期未完成的任务。根据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成年早期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建立亲密感与避免孤独感,个体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获得与人亲近的良性体验,而那些没有建立良性关系或没有体验到亲密感的个体,就会遭遇隔离与孤独的风险。大学生在巨大的环境变动与心理变动的双重压力之下,孤独感风险会大幅增加;因此,研究大学生孤独感的心理机制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践方面,孤独感的干预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孤独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损害个体多方面身心健康的不良后果,这些损害对处于心理发展关键期的个体来说后果更为严重;然而,现有的孤独感干预措施多侧重于外部因素(如增加社交机会),实际上已有研究表明侧重于个体内部因素的干预效果比侧重于外部因素的干预效果更好。因此,本研究引入积极独处这一新概念来探索干预孤独感的潜在新方向,积极独处能力属于个体的内部因素,其强调的是个体进入积极独处状态时与自我产生良性联结,并通过这种良性联结获得多种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的益处,而并不特别关注外界环境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如他人或杂音)。由青少年晚期过渡到成年早期,个体能否以积极的视角来认知独处并享受独处,这一点是判断个体是否已顺利完成本阶段心理发展任务的标志之一,由此可见积极独处能力对于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性。本研究包含三个正式研究:研究一通过565名中国大学生的横断面数据构建了神经质→社交焦虑→孤独感的中介模型,从横断视角检验该模型是否成立,考察神经质人格特质通过社交焦虑导致孤独感这一内在机制;研究二对376名中国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采用交叉滞后模型进行纵向中介效应检验,考察研究一构建的中介模型在时间跨度上的预测作用是否成立;研究三采集了552名中国大学生的横断面数据,在该中介模型中引入积极独处作为调节变量,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积极独处是否能够显著缓解由神经质和社交焦虑导致的孤独感,并在最后检验了研究变量的性别组间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神经质→社交焦虑→孤独感的中介模型在横断与纵向视角下均成立,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1.9%,总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8.1%,即社交焦虑在神经质导致孤独感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纵向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χ~2/df=3.286,CFI=0.983,TLI=0.948,RMSEA=0.053,SRMR=0.029),其中神经质与社交焦虑存在双向预测作用。(2)积极独处对中介路径后半段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14,t=-3.097,p<0.01),对直接路径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24,t=-3.113,p<0.01),均为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社交焦虑是神经质导致孤独感的内在机制之一,大学生的神经质人格特质经由引发社交焦虑而导致孤独感,且神经质与社交焦虑存在双向预测作用。(2)积极独处能够显著缓解由神经质和社交焦虑导致的孤独感,说明积极独处是干预孤独感的可行新方向之一。综上,本研究从横断与纵向双重视角验证了神经质→社交焦虑→孤独感的中介模型具有可靠性,证明了社交焦虑是神经质导致孤独感的内在机制之一,并首次在国内研究中引入积极独处这一新概念作为调节变量,证明了积极独处可以显著缓解由神经质和社交焦虑而导致的孤独感,积极独处可以作为干预孤独感的可行新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