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公共治理环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完善政府审计制度,提高政府审计质量。因此,进行民生审计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国对民生审计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民生审计的发展。鉴于此,研究现代公共治理模式下的民生审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从公共治理和民生审计的相关理论入手,对各自的概念及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两者的关系:两者的理论基础相同,都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两者互为前提和结果,即民生审计是实现有效公共治理的重要工具,有效公共治理又是民生审计发挥作用的基础。其次,在公共治理模式下,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对民生进行分类,并推演出民生审计的分类,即生活保障审计、权益维护审计、奉公守法审计和公平正义审计。最后,根据民生审计的分类,选取江苏省民生审计的相应案例进行详细剖析,总结江苏省民生审计特色及现存问题,为公共治理模式下提高江苏省民生审计质量提出基本建议。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生活保障审计、权益维护审计、奉公守法审计和公平正义审计进行详细分析,介绍项目的审计背景、开展的基本情况、成效及经验,通过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江苏省民生审计特色,即审计理念贴近民心、审计内容围绕民需、审计方法尊重民意、审计结果推进民生,并发现江苏省民生审计还存在技术力量匮乏、结果透明度较低、资源投入不足和审计模式尚待探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公共治理模式下提出完善的建议,即改变政府组织架构使其更加灵活高效、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相匹配以保证足够的资源投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术、提倡审计人员重视自己的声誉、积极探索绩效评价注重审计分析、政府审计的报告与公告更加透明规范等。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有助于完善民生审计理论体系,推动民生审计的深远发展;在实践上有助于强化政府审计职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积极的经验借鉴,进而使审计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