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黄河源区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在高寒沼泽湿地周围中度退化区和重度退化区,分别进行围栏刈割控制试验和补播处理控制试验,通过对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营养状况影响进行测定,探讨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原因以及补播恢复过程中的限制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刈割强度的加强,植被高度、盖度和多样性指数呈现减小趋势,3种刈割强度(0%、50%、10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刈割强度的加强,土壤质地小于0.01mm物理黏粒含量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土壤容重逐渐增大,各刈割强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刈割试验中,20cm土壤年含水量均高于10cm土壤含水量,10cm和20cm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随着刈割强度的加强5cm、15cm、25cm土壤年均温度逐渐减小。2、刈割试验中,土壤养分和pH在垂直方向上是逐渐降低的。随着刈割强度的加强,土壤养分和pH在逐渐较小,但是没有差异显著性(P>0.05)。退化沼泽湿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以放线菌占绝对优势,在垂直方向上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远大于其它土层。不同刈割强度下微生物数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补播处理地中,随着补播牧草植株数量的增多,土壤质地(小于0.01mm物理黏粒含量)逐渐增大,土壤容重逐渐减小。总体来看土壤含水量在垂直方向上是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土壤含水量在表层0-10cm处植株无与植株较多补播地量差异显著(P<0.05)。4、补播处理样地中,土壤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逐渐减小的。随着补播植株数量的增多,土壤温度逐渐增加,土壤温度在表层0-10cm处植物无(秃斑地)与植株较多补播地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养分在垂直方向上是逐渐增加的,随着补播牧草植株数量的增多,全K2O、速效K和pH逐渐减小,速效K和pH在植株无和植株较多补播地之间差异显著;全N、全K2O、碱解N、速效P和有机质之间增加,全N速效P和有机质在植株无和植株较多补播地量差异显著(P<0.05)。5、补播处理样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垂直方向上是逐渐减小的,从植株无到植株较多补播地之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呈增加的趋势。6、以在不同植株密度中有显著差异性的8个指标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电导率是限制补播处理样地植株密度的主导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