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中文版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量表(RBDSQ)的应用与评价研究目的:对中文版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筛查量表(RBDSQ)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佳界值。研究方法:将英文原版RBDSQ进行翻译并修订得到中文版RBDSQ。选择147例有睡眠障碍主诉的患者,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测(PSG)和中文版RBDSQ评估,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中文版RBDSQ的克朗巴赫α系数系数为0.813,重测信度r=0.914(P<0.01);(2)RBD组RBDSQ得分(8.04±2.56)高于非RBD组(3.08±1.67)(p<0.01);(3)用中文版RBDSQ筛查RBD的最佳界值≥5分,敏感性91.5%,特异性81.8%。曲线下面积(AUC) 0.930 (0.885-0.976) (p<0.01);(4)中文版RBDSQ评分与RBD病程长短、发作频率无相关性。结论:中文版RBDSQ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及临床可行性,最佳界值≥5分,是筛查RBD的可靠工具。第二部分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相关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尤其关注帕金森病患者伴发RBD的情况。研究方法:连续收集PD患者133例和对照组51名,比较两组之间的睡眠障碍、PSG特点。将PD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与不伴睡眠障碍组,比较两组之间的运动症状、焦虑抑郁情况、疼痛和生活质量,并观察这些因素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将PD患者分为RBD组与非RBD组,观察PD患者中RBD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PD症状的差异,以及两组之间PSG差异。结果:PD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59.3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伴睡眠障碍的PD患者日间思睡更严重,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更多的伴发疼痛且生活质量更低;H&Y分期、HAMD评分和疼痛是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PD患者中RBD的发生率为42.86%,伴RBD的PD患者男性多见,PD病程长、H&Y分级高,夜间睡眠紊乱、抑郁情况较不伴RBD组更严重。PSG结果显示伴RBD组的H&Y分级、N1%、PLMS指数更高。结论:PD相关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健康对照,H&Y分期、HAMD评分和疼痛是P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PD患者中RBD发生率高,伴RBD的PD患者可能病变范围更加严重或更加广泛。第三部分 罗替戈汀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多导睡眠图检测,客观观察罗替戈汀对PD患者睡眠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就诊的PD患者共19例,分别在罗替戈汀治疗前和治疗后给予量表评估以及多导睡眠图检测,观察罗替戈汀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PSG结果证实了罗替戈汀治疗后,PD患者夜间睡眠改善,包括睡眠效率和N1%增加,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次数和PLMS下降。PD伴RBD患者治疗后夜间睡眠改善,RBD症状的严重程度显著改善;PSG结果显示总睡眠时间和N1%增加,PLMS指数下降。结论:客观指标证实罗替戈汀能够改善PD患者夜间睡眠障碍。罗替戈汀能够减轻PD患者伴随的RBD症状。提示罗替戈汀对于PD患者伴随的睡眠障碍有治疗作用。第四部分帕金森病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代谢组学研究研究目的:观察PD和RBD的代谢组学变化,寻找RBD以及PD的血液学生物标志物。研究方法:入组健康对照组24名,iRBD组24例,PD组21例,PD伴RBD(sRBD)组20例。于清晨空腹取患者血浆,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得到代谢谱图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四组血液样本间主要代谢物质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iRBD组、PD组、sRBD组患者血浆代谢物轮廓均有显著差异。共鉴定了22种已知的健康对照和iRBD组之间差异代谢物,PD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31种已知的代谢差异产物,sRBD组和PD组之间存在12种已知代谢差异产物,sRBD组和iRBD组存在39种已知代谢差异产物。结论:健康对照、iRBD、PD、sRBD组血液样本代谢组学研究显示,四组之间的代谢物轮廓均有显著差异,代谢轮廓图均能够进行良好区分;同时鉴定出四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为进一步研究探索PD和RBD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