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病会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制约着城市健康发展和城市化的可持续推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骤增,已经导致部分城市交通拥挤、供水紧张、大气污染、住房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贫困、社会矛盾、城市公共安全隐患等一系列“城市病”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并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亟待治理。论文在简要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城市病进行概念界定和分类,提出辨识方法和诊断标准。其次,对城市病形成的影响因子进行归类,认为城市管理低效、城市建设滞后、非理性行为以及科技负效应是人类对城市化的主要反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学的规范理论框架,系统构建了“城市化(Urbanization)—压力集(Pressure)—反应(Response)—城市病(Disease)”为一体的城市病“UPRD”形成机理模型。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城市建设、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及现代科技作为反映系统,如果发挥积极作用,可以缓解人口承载压力,抑制城市病的发生;反之,如果反映系统发挥负作用或作用力不强,城市就面临人口超载的压力,会导致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城市病发生。从理论上,城市病不是城市化的必然规律,只要城市建设充分、城市管理有效,城市系统能有效地承载人口及其活动,城市则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实中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限制,城市建设的滞后性以及管理的低效,特别是人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和特定的体制机制下的非理性行为以及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和谐、不健康、不可持续的因素在现实中不断显现,城市病成为一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普遍的现象。为此,在给出城市病一定会发生的假设前提下,结合城市化的S型曲线阶段划分,从动态过程看,城市病的发生将经历“潜伏期、恶化期到失控期(或瓶颈期、治愈期)”的基本演变。最后,实证研究部分,在“UPRD”形成机理分析框架下,针对中国城市化现状,着重梳理了现阶段中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地区差异,并深刻反思中国城市病发生的内在原因,继而总结中国未来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对策建议以及推进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双转型及健康城市化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