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介导氟喹诺酮类药物低水平耐药,其在肠杆菌中的广泛存在可能促进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oqx AB基因编码多重耐药外排泵,可同时介导包括喹诺酮类药物、喹噁啉类药物等多种药物耐药,是目前国内最流行的PMQR之一。本研究拟通过药物诱导、适应性等探讨oqx AB基因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进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随机挑选15株实验室保存的2010-2011年分离得到的动物、食品和健康人源oqx AB阳性大肠杆菌进行转化实验,利用大肠杆菌TOP10作为受体菌,成功获得两个携带oqx AB单质粒pHNGC59和pHNFD436的转化子(TOP10:p HNGC59和TOP10:p HNFD436),质粒p HNGC59大小约75 kb,为IncF型质粒,p HNFD436大小约50 kb,质粒分型未成功。两个oqx AB质粒可提高TOP10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4-8倍,MPC值8-16倍。另外,oqx AB质粒几乎不影响受体菌的生长活性,且在无抗菌药物的压力下也可稳定存在于受体菌中。采用连续传代诱导方法对受体菌TOP10和两个oqx AB转化子在0.5×MIC环丙沙星的压力下进行连续20代传代培养,以分析比较有无oqxAB质粒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产生速度和突变可能性大小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受体菌TOP10,转化子TOP10:p HNGC59和TOP10:p HNFD436环丙沙星的MIC值上升的更快,而且分别在16代或12代后出现对环丙沙星耐药(MIC>1mg/L),而受体菌在20代后仍对环丙沙星敏感。另外,两个转化子出现gyrB新的位点突变(A468P或F458V),转化子gyrA的突变发生在83位(新突变ΔS83)和87位(D87Y或D87 N),而TOP10则是在119位(A119E)。通过体内体外竞争性试验,发现获得oqx AB质粒pHNGC59和p HNFD436会导致菌株适应性大幅下降(分别是13%和24%),但发生两个及以上染色体位点突变后两个质粒则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优势。当gyr B位点突变存在一定的适应性代价,但会被随后发生的其他位点突变所补偿,而仅在第五、六代出现的gyrA的新位点ΔS83,则在体内和体外均非常显著地降低了菌株的适应性,因此迅速被菌群中高适应性更好的其他突变子所取代。同样,gyrA D87Y比D87N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这可能也是培养12代后gyrA D87N突变检测不到的原因。另外,发生gyrA A119E突变的突变子TOP10-5D1相比同一代培养物中无gyrA突变的突变子TOP10-5D5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优势。有意思的是,突变子TOP10-16D1仅检测到gyrA A119E的突变,但其对环丙沙星MIC相比TOP10上升64倍且表现出最高的适应性值(RF=2.034),说明可能有存在其他未检出的突变导致MIC值和适应性增高。综上所述,oqx AB质粒能促进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虽然在体外存在一定的适应性代价,但在没有药物选择压力的情况下也能稳定维持,其适应性代价可被两个及以上的染色体突变所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