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劳动力平均周劳动时间长且过度劳动的劳动力数量占比高,过度劳动问题严重。从劳动供给角度考虑,过度劳动现象可能是因为劳动者要尽可能地满足必需支出,而最低工资的提高可能会缩短劳动时间。对此本文从劳动供给角度分析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影响,验证劳动供给曲线特征,缓解过度劳动问题。首先,对国内外“最低工资影响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作梳理,提出了在必需支出约束下,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影响的理论框架。其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根据理论分析建立门槛计量模型,验证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的影响。然后,作影响机制分析,检验劳动供给曲线特征。最后作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的异质性分析,检验劳动供给弹性的区别。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总体来看,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存在阶段性影响,属于非线性关系,当前最低工资提高会显著缩短劳动时间。第二,从影响机制分析来看,必需支出是构成最低工资影响劳动时间的重要约束条件,最低工资对劳动时间的影响基于“收入是否满足必需支出”这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当前劳动力处于为满足必需支出而过度劳动阶段,必需支出提高或最低工资下降,劳动时间会延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第三,从性别差异的异质性分析来看,男性和女性全职劳动供给弹性无显著区别,小于女性兼职劳动供给弹性,又小于男性兼职劳动供给弹性。若必需支出提高或最低工资下降,男性兼职劳动力会更大程度地延长劳动时间,但女性既要照料家庭又面临过度劳动问题。第四,西部地区劳动供给弹性最大,其次是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存在强制劳动力过度劳动但仅支付最低工资报酬的问题。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第一,缩短上调最低工资周期。第二,适当提高计算小时最低工资的浮动系数。第三,针对收入低于必需支出的家庭提供相应政府补助。第四,针对兼职劳动力提供医疗、住房优惠。第五,强制实施工作日内的带薪培训项目。第六,维护接受最低工资的女性兼职群体权益,帮助女性劳动力规范就业。第七,政府规范各地区企业合法合理用工。
其他文献
提高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度是实现市民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农民工内部就业差距视角重新界定和度量了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对比分析了社会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建设,而且还有助于破解农民工甚至流动人口家庭消费不足的困境。首先,本文从社会融入的概念内涵及测量维度、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和社会融入的影响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理论分析不仅得出就
学位
2020年我国消灭了绝对贫困,新时代下贫困治理工作迎来了新的目标,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成为了贫困治理工作的新任务。农村已脱贫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不足、健康水平差等问题成为了脱贫成果不牢固的主要因素。以单一的收入维度来衡量贫困并不适应当下的贫困治理要求,需要建立包含多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标全面考察贫困问题。当下,大部分已脱贫人口还被农村低保制度所覆盖,因此农村低保依然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趋于家庭化,青年女性在流入地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复杂,已从单人流动逐渐发展到三代流动,复杂的家庭结构产生的家庭问题对青年女性的就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流动女性就业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探讨家庭化流动对青年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2016CMDS),构建就业质量指数,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并通过稳健性检验的基础
学位
近年来失业与就业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凸显,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主要宏观政策目标之一,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一些政策制度的实行可能会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故对这种影响进行推算以及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对该制度政策的绩效影响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劳动力供给形势进行准确判定提供依据。社会保障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基本养老保险又在其中占据了不可忽视
学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女性劳动力在乡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农村女性可以带来独特的优势,如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等。然而,农村女性依然遭受着剥夺其权利的待遇,她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因此,为了使乡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增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女权观,让她们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和发展机会,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2017-2018年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利用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劳动力流动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得到加强。从理论上来说,由市场进行劳动力的调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但是,劳动力流动的实际效果与理论存在差距;同时劳动者在择业时也不再仅限于关注收入,就业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指标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那么,职业流动对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影响如何呢?哪类劳动者更容易通过职业流动增加就业质量呢?针对这些问
学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青少年承载着家庭的希冀、社会的期待和祖国的未来,所以青少年的成长关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前途。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教师反馈构
学位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内经济和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劳动力市场矛盾突出。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焦点,高费率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企业为了减轻缴费负担选择减少雇佣,由此恶化就业形势。从2015年起我国开始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本文以2016年部分省份降低了养老保险费率为契机构造“准自然”实验,借助双重差分模型,立足宏微观视角,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检验社会保险降费对就业的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保障老年人权益、适度开发老年人人力资源成为当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措施。老年人劳动供给问题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在众多影响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因素中,家庭因素不容忽视。而子女作为家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其数量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代际关系对于老年人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尤为重要。当前,家庭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高速攀升的生活成本加重了年轻子女的赡养负担,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老年
学位
老龄化的加深、失能人口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老年照护需求逐渐增加,加之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给我国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带来巨大冲击。作为家庭老年照料的主要承担者,女性面临着愈加繁重的照料压力,家庭老年照料与女性就业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为了保障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提高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的福利,2016年我国正式开始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到目前效果开始初步显现。长期护理保险能否缓解女性家庭老年照料与就业的矛盾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