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我国消灭了绝对贫困,新时代下贫困治理工作迎来了新的目标,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成为了贫困治理工作的新任务。农村已脱贫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不足、健康水平差等问题成为了脱贫成果不牢固的主要因素。以单一的收入维度来衡量贫困并不适应当下的贫困治理要求,需要建立包含多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标全面考察贫困问题。当下,大部分已脱贫人口还被农村低保制度所覆盖,因此农村低保依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我国消灭了绝对贫困,新时代下贫困治理工作迎来了新的目标,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成为了贫困治理工作的新任务。农村已脱贫人口中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不足、健康水平差等问题成为了脱贫成果不牢固的主要因素。以单一的收入维度来衡量贫困并不适应当下的贫困治理要求,需要建立包含多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标全面考察贫困问题。当下,大部分已脱贫人口还被农村低保制度所覆盖,因此农村低保依然承担着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任,是重要的兜底性社会救助制度,而针对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单维收入贫困上,从多维贫困视角来研究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文章较为不足。本文在贫困治理目标从消灭绝对贫困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转变的背景下,以多维贫困的视角,研究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减贫效应与影响机制,并为改善农村低保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构建了多维贫困视角下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即“由收入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农村低保通过对受助者进行现金差额补助,直接缓解了受助者收入维度上的贫困。现金补助产生的行为激励是收入转化为能力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农村低保会增加受助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受助者在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的支出,缓解了多维贫困状态;另一方面,这笔现金补贴也会带来一定的福利依赖现象,降低了受助者的工作意愿,加剧了多维贫困状态。本文在实证部分采用2015年和2017年CHFS数据,以PSM-DID的方法验证了农村低保制度对多维贫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有:一是2015-2017年间农村多维贫困得到了极大的缓解,2017年多维贫困发生率为0.109,调整后多维贫困指数为0.042,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49.54%和53.33%。二是农村低保可以显著降低多维贫困发生率和调整后多维贫困指数,但对多维贫困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三是农村低保一方面会提高受助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在教育、医疗和住房方面的支出,缓解多维贫困;另一方面会产生福利依赖,降低受助者的劳动时间,加剧了多维贫困。同时福利叠加放大了农村低保的多维减贫效果。四、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当地基本公共服务越完善,农村低保的多维减贫效应也就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完善低保配套措施,针对性提高居民多维能力;二是创新农村低保给付方式,引导人力资本投资;三是建立低保的动态退出机制,减少福利依赖;四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提高资金利用率。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据资源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但是海量的信息中掺杂着许多垃圾和无效性信息,这些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判断、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其庞大的数据量使得获得有益信息的难度提升,故挖掘海量信息中的研究主题,获得高质量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主题发现及梳理主题的演化脉络和关联关系,能够达到预测主题前沿热点的目的,并且可视化分析的手段能够增强演化结果的科学性和生动性。现将本文的工作内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猛,互联网上汇集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包括博客、评论、帖子、短文、微博等,这些海量数据在提高用户获取信息数量的基础上,也对现代技术提出了新的难题,比如针对繁杂而多样的文本数据,如何高质量的获取数据的信息,进而提高用户的效率。针对这个问题,各种技术方法随之而来,关键词抽取技术和文本摘要句抽取技术便是其中两种解决方案。本文从关键句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角度出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与预期寿命显著增加的背景下,基于健康视角研究退休带来的影响,对于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精准施策、实现全民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数据和方法模型、实证研究、机制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分析退休对职工健康的单独影响,而对于退休对健康的性别异质性影响、配偶外部性影响、潜在影响路径等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协调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随着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家庭寻求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之间出现矛盾,致使基础教育阶段出现了各类择校行为。与此同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政策持续不断改革,家长与学生在追逐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形成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更为多元的择校行为,在加剧教育不公平发展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质量的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强国战略也得到不断贯彻落实,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强兜底保障,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配套设施等以帮助人才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的相对公平。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发展,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时代,随着网络和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在线购物这一行为。商品的真实质量往往取决于用户客观且真实的评价,但许多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往往通过雇佣大量的水军用户来恶意地控制目标商品的排名。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用户的判断力和购买力,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在线评级系统的公信力。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稳健的欺诈检测算法变得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些学者基于用户对商品的关系构建了在线评级网络,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生产函数,家庭投入是影响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之一,贫困家庭较低的收入导致其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往往劣于普通家庭。面向贫困家庭的教育现金资助政策不仅事关教育公平,亦关系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长久发展。近年来,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了绝对贫困,在相对贫困成为主要的贫困矛盾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现金资助政策,即“一补”政策未发生相应调整,学界对这一政策亦缺乏
在当前农村宅基地普遍闲置、利用效率低的背景下,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农村基层正积极探索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新模式。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农户流转闲置宅基地的意愿或行为而较少关注其对政府权能的满意度。政府作为宅基地流转主导者,既要对反映农户生存状况的生计资本要素有全面的掌握,也需要及时了解自身权能发挥的效果。本研究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政府权能满意度的影响,对于明确政府权能优化的方向、减小闲置宅基地流
提高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度是实现市民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农民工内部就业差距视角重新界定和度量了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对比分析了社会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建设,而且还有助于破解农民工甚至流动人口家庭消费不足的困境。首先,本文从社会融入的概念内涵及测量维度、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和社会融入的影响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理论分析不仅得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