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表现,在重症创伤、心脏停博复苏、心脏手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溶栓治疗、器官移植手术及低血容量休克的复苏治疗等病理条件下均可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局部过度的炎症反应是造成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脑缺血继发性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缺血和再灌注早期产生的细胞因子(IL-1、IL-6. TNF-α、TGF-β等)和黏附分子(ICAM-1、VCAM-1、P-selectin、E-selectin等)构成了缺血性损伤向炎症性损伤转变的基础。在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出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中早期便可检测到中性粒细胞在微血管、缺血脑实质及海马组织中的聚集和浸润,并且海马是大鼠脑组织中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为敏感的部位之一。NF-κB (nuclear factor-κB)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所激活的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NF-κB活化后可促进黏附分子、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进一步加重脑缺血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因此,及时有效的抗炎措施将有助于缓解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程度。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因素、多环节的级联过程,而凋亡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机制之一。在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可在脑皮层中检测到大量TUNEL染色阳性细胞及Bcl-2、Bax蛋白的变化。抑凋亡因子Bcl-2和促凋亡因子Bax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信号通路Akt/GSK-3β对细胞凋亡和Bcl-2与Bax蛋白之间的平衡也起到重要调控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发生以凋亡为主的迟发性死亡,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有助于减轻脑缺血损伤。COX-2活性的增加将通过氧化应激或合成具有神经毒性的前列腺素(PGA1和PGE1)等机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因此,有些研究表明非甾体抗炎药在脑缺血条件下具有脑保护作用。在脑中风的动物模型研究中发现,布洛芬能减轻全脑缺血时的神经元损伤并改善中枢血流量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情况;还能减少局灶性脑缺血造成的脑梗死容积。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剂型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它以脂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可以选择性地蓄积在炎症组织及血管损伤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抗炎作用。氟比洛芬以脂微球为载体,可以靶向性地在炎症部位聚集,还可使氟比洛芬快速穿透细胞膜从而利于其吸收而缩短起效时间。氟比洛芬的抗炎机制主要是抑制环氧合酶,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本研究将着重从炎症和凋亡两个角度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组(I/R组)、脂微球溶剂组(V组)、氟比洛芬酯5mg/kg组(FA-L组)和氟比洛芬酯lOmg/kg组(FA-H组)。各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由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容积均为1mL/kg,SH组、IR组和V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和脂微球溶剂。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120min,再灌注24h制备大鼠MCAO模型。本实验分为四部分:1.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并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病学、病理学变和脑梗死容积的影响。采用Zea Longa的5级4分制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容积。2.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的改变,并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白介素1β(interlukin-1β, IL-1β)及白介素6(interlukin-6, IL-6)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MPO活性的改变。3.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中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改变和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并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两者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NF-κB (p65)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P38 MAPK蛋白水平。4.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TUNEL法检测缺血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皮层中Bcl-2与Bax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Akt和GSK-3p蛋白水平。结果1.在再灌注24h时,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组和假手术组,并且氟比洛芬酯10 mg/kg组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低于氟比洛芬酯5 mg/kg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脂微球溶剂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的脑梗死容积显著增大(P<0.05),而两组之间的脑梗死容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比洛芬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相比,脑梗死容积显著降低,并且氟比洛芬酯高剂量组的脑梗死容积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的海马组织HE染色显示脑损伤改变明显,而氟比洛芬酯用药组HE染色结果显示脑损伤程度减轻。2.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RT-PCR结果显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增强;所测定的MPO活性也显著增强(P<0.05)。而氟比洛芬酯能够明显降低上述指标的表达,并且高低两个剂量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的海马组织中NF-κB(p65)亚基发生核转位,大部分位于细胞核内,而氟比洛芬酯能明显抑制NF-κB(p65)亚基由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转位,并且结合细胞核提取物的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的磷酸化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氟比洛芬酯组和假手术组(P<0.05)。各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与磷酸化NF-κB (p65)蛋白水平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4.再灌注24h时,与氟比洛芬酯组和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的脑皮层区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磷酸化Akt蛋白水平降低,而磷酸化GSK-3p蛋白水平增加(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和脂微球溶剂组比较,氟比洛芬酯两剂量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磷酸化Akt蛋白水平增加,而磷酸化GSK-3β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1.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的MCAO模型成功有效,且稳定性良好。氟比洛芬酯能显著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容积和海马组织的病理学改变。2.氟比洛芬酯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中的细胞因子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变。3.氟比洛芬酯能抑制海马组织中转录因子NF-κB (p65)亚基的核转位,并降低磷酸化NF-κB (p65)蛋白和磷酸化P38 MAPK蛋白水平。4.氟比洛芬酯通过Akt/GSK-3β信号途径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抑制脑皮层区的神经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近些年,云计算应用在全球推动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种类繁多的云计算应用与对应的云计算安全之间却存在一定的鸿沟。云计算安全,以及云计算中的数据隐私保护没有太多可靠
毒品犯罪在我国越演越烈,已成为刑法罪名中的热点罪名。以宁波市江东区为例,毒品类案件已经超过抢劫、抢夺、诈骗等传统热点罪名,成为了继盗窃罪之后的第二大类刑事案件。在
<正>脑出血和脑梗死均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是目前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2位原因,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在我国脑血管病已跃升为国民死因的首位。本病的高发病率、
入世以后金融体系的对外的逐步开放意味着银行业的竞争逐渐加大,外资银行不仅在普通的消费服务领域占据着世界的前列,而且在银行品牌资产方面也具有国内银行不可比拟的经验和
笔者目前是普陀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工作中我们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在对各类犯罪犯罪行为查处的过程中,使我对我
绿色建筑是德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考察的基本情况,以德国绿色建筑的能耗为基本出发点,介绍了新风热回收系统、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源、地下浅层能量)、水回收
由于无人机单架执行任务会面临诸多问题,组织多架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将成为未来战场上的一种重要作战方式,为了提高地面控制站的使用效率、减少设备量、降低成本,特提出了一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最常用付款方式,然而此支付方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买卖双方在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拒付等方面的风险,本文结合买卖双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国内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了一套科学方法。但绩效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
伦理道德作为原则、规范、禁令,作为信仰、信念、情感、意志,作为价值,本质上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尽管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把幸福作为自足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