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先进控制与优化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煤机制粉系统的稳定、经济运行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磨煤机制粉系统是典型的多变量、强耦合、大惯性、大滞后的具有时变特性的系统,自动控制常常难以实现,运行经济性也较差。   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仿真表明,相对于常规广义预测控制,其控制性能有明显改善。然后,针对新疆某电厂磨煤机制粉系统,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设计了先进控制和优化方案,并在现场成功投运。实践表明,该方案的实施提高了自动控制的投运率,改善了系统的控制品质,降低了运行电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论文的主要研究开发工作如下:   (1)针对常规广义预测控制对于大惯性过程存在响应时间过长、控制量振荡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引入过去输入因子,对过去输入在输出预测中的影响进行调整,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对于系统响应时间过长、控制量振荡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   (2)通过分析现场运行数据,研究了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对象特性,建立了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经过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主控制量和前馈量,设计了前馈解耦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和对象特性设计了磨煤机先进控制与在线优化方案。   (3)基于现有DCS控制平台,设计修改了组态逻辑和画面,构建了先进控制与在线优化系统。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先进控制与优化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操作友好性,实现了双网卡冗余操作、先控生存信号判别、无扰切换、联锁保护及投运与跳闸约束。完成了磨煤机先进控制与在线优化方案的实现和调试。长期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先进控制的实施实现了制粉系统的自动控制,投运率在95%以上,改善了系统控制品质,保障了磨煤机的安全可靠平稳运行:在线优化能够根据煤质变化对负荷设定值进行在线调整,从而保证磨煤机制粉电单耗最小,实现了磨煤机的经济运行。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安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社会上目前广泛应用的电话网络报警系统由于在电话线被剪断的情况下,便无法完成报警,不能完全消除人们的安全威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丰富了网络信息资源,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然而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增多,用户在海量信息中定位有价值信息也变得更加困难,由此造成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不断发展,作为新能源发电装置和电网或负载的连接装置,并网逆变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与传统大电网的阻抗很小不同,微电网是一个弱电网,其等效阻抗是不可以忽略并且实时变化的,当微电网阻抗发生变化时,传统固定控制器参数的并网逆变器难以保持理想的性能指标,甚至严重时导致系统不再稳定。本文采用增益调度自适应控制的策略设计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器,克服微电网阻抗变化对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并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具有调速范围广、能效高、转动惯量小和控制简单等优点。作为很多高精尖控制领域的执行机构,它被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为此,不断改善它的性能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得到了开发先进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后,选用Id=0的控制策略和空间电压
在许多实际非线性系统中,未建模动态的存在严重降低了闭环系统的性能,甚至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实现对未建模动态影响的抵消和抑制是提高系统控制性能的关键.此外,为了确保系
目前,大部分企业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企业所有信息均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是企业信息安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移动存储设备有利于信息在企业中的流通,方便
实际的非线性系统往往存在系统函数未知、控制增益未知、未建模动态等多种不确定性,其中,未建模动态可能会破坏系统的稳定性条件,易造成系统不稳定,因而包含未建模动态的不确
现代工业过程中,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是生产决策制定,过程控制与优化,操作分析与改进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测量偏差、传感器或者仪表失灵以及由于管道泄漏等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监控系统的一大趋势,它的分布式、自组网、可扩展性与低成本等特点,正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尤其在一些工控监控系统中,逐渐
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依赖也越来越大,然而电力故障的突发性强,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供电部门管理得多严格,电网设施多先进,断电也在所难免。因此EPS作为一种应急供电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相应急电源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在分析了传统应急电源的特点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从简化电路结构、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应急电源系统,系统主要有两个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