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义以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两大特征——区域中心的转移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趋向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列这两个历史现象的深入考察来为这个时期在该地区的整部开发史中的作用进行定位。 全文即以钱塘江下游地区在该时期出现的这两个历史特征分别设篇,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杭越易位与区域中心的转移》,主要考察和探讨7世纪以前曾作为钱塘江下游地区区域中心的越州与处于边缘地位的杭州之间,在7—10世纪期间所发生的易位史实及其原因。换句话说,钱塘江下游地区区域中心在这一时期由南岸的越州转移到北岸的杭州的史实及其原因。全篇由第一、二、三章及余论组成。第一章,主要是交待了钱塘江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指出了钱塘江下游南岸在开发初期较北岸易于开发,而北岸又较南岸更具开发潜力的地理因素,同时也概述了7世纪以前钱塘江下游地区的开发状态(主要是越州与杭州之间的地位对比关系)。第二章,分别从杭、越两州的人口数量与质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治地位等三个方面的变化序列出发,对两州进行历时性的比较,通过比较揭示两州之间在晚唐所发生的易位史实,从而将杭越易位发生的时间由传统所认为的吴越国时期前推至晚唐时期。第三章,主要是探讨了杭越易位中杭州缘何得以迅速崛起并赶超越州,进而取得区域中心地位的原因,作者认为杭州崛起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杭州所在的杭嘉湖地区开发的深入,使得这个地区固有的开发潜力得以发挥,从而转化为现实的优势;二是江南运河交通主干线功能的发挥,以及中唐以后中外商路重心由西北陆路向东南海路转移,使杭州取得了商路枢纽地位,杭州开始由农业时代迈进到了商业时代;三是六井的开筑和西湖的治理,使杭州在面临由于环境的变化所提出的挑战面前取得了应战的成功,解决了制约杭州城市发展壮大的瓶颈——饮用水短缺和灌溉问题。余论,主要是探讨处于杭越易位变局中作为被赶超方的越州,自身所发生的一些新变化。作者指出,先期开发的结果既使越州在钱塘江下游地区较早地攫取了区域中心的地位,但长期的开发也使当地的生态状况发生了变化,其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就是鉴湖的淤浅,导致了作为山会平原上主要灌溉水源的鉴湖蓄水能力的减弱,中唐时期甚至连鉴湖自身都出现了四年三竭的现象。同时,随着区域开发由易而难、由近及远地推进,原先在山会平原上占中心地位的越州,随着北岸杭嘉湖地区的开发,在空间上也已经显得僻处一隅而难以担当区域中心的职能了。 下篇《区域社会经济的一体化趋向》,主要通过对钱塘江下游地区7—10世纪期间产业结构、水陆交通条件以及城乡市场状况等诸项指标的集中考察,揭示钱塘江下游地区在7一10一世纪期问所出现的、由相对分散孤立的状态开始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趋向问题。此篇与.L篇一样,也由三章及余论组成。第四章,通过对钱塘汀丫游地区经济产业进行分类考察的基础_匕指出当时钱塘江下游地区,一方面,区域内各州逐渐地形成了一批共同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性支柱产业,而且这批产业在区域内的各州之间发展程度也日渐趋同,这大大地强化了钱塘江下游地区在全国市场中的整体形象和活力;另一方面,整个钱塘江下游地区区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渐趋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结果,强化了区域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亚区域与亚区域之问彼此互通有无、加强联系和交往的要求。第五章,通过对7一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水路、陆路交通状况的分别考察,指出这一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水路、陆路两大交通网络体系,其中水路以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东苔溪四大航道为主干,将区域内原有的以及新建的水道联成了一张覆盖整个区域的水路交通网,而陆路则以杭一苏、杭一越一明、杭一睦、杭一婆、杭一款、杭一宣、杭一湖等7条交通主干线为纲,一与州县之间、县县之间的道路,以及大小不等、各种各样的乡间道路一起,构成了一张覆盖整个区域的陆路交通网。这两张交通网的形成及其不断地细密化,为区域内部由生产经营多元化和专业化所提出的、力119虽彼此之间联系的要求提供了现实的可能。第六章,在前两章对钱塘江卜游地区内部加强联系的经济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一要求所必须具备的交通条件进行考察的基础_匕进一步考察了区域内部联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即,IJ场。作者指出,7一10世纪期问钱塘江下游地区的商业繁荣发展,不仅在城市里逐渐地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而_以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草市、村市、庙市之类的乡村市场,在整个钱塘江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由各州州城以及各县县城和县以下的各种各样的乡村市场所组成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这个网络体系的形成,将钱塘江下游地区的整个区域以各个市场为节点、通过商品的买卖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余论,主要是考察和探讨了钱塘江下游南北两岸之间的融合问题。作者认为,中晚唐时,钱塘江下游南北两岸之间的社会经济交往已日益频繁,出现了“樟亭待潮处,已是越人烟”的融合状态,而中唐时两度将南岸的浙江东道并人北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