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重点的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划中职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教材开发热潮,然而当作为课改产品的教材走入真实课堂时却一再遭遇困惑,“以生为本、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理念看似完美,可“高分低能”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科学合理充分使用课改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提高学生职业工作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这是一线教师正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情境教学相关理论正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探讨了如何运用情境教学理论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备课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笔者选择我校烹饪专业学生为试点,综合应用了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访谈、行动研究、课堂观察、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重点探索了职业情境化素材的来源选择与内容组织,情境素材的呈现方式,情境素材导入课堂教学的环节等三个方面内容。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改进,发现结合专业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情境化教学总体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和热爱、有助于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和中职培养目标。另外,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对于职业情境化素材的来源选择与内容组织,虽然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网络素材和专业教材中的内容都能有效调动学习兴趣,但学生更乐于呈现与他们自己相关的素材(如学生亲手制作出的作品、自己查寻和积累的资料等);对于职业情境化素材的课堂呈现方式,学生更喜欢和接受多媒体素材和具有交互性的作用方式;对于情境化素材的课堂导入环节,采取全过程多变化的不同课堂环节来导入效果最好,能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使操作技能学习与职业情境任务合为一体,最终达到提高职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