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国家已经把推广编程教育、实施人工智能进校园写入了发展规划之中。算法学习作为程序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成为了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算法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活中的算法问题有一定的理解,而且可以编程实现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求解,从中体会程序设计的过程,逐步培养算法思维。由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水平和抽象思维水平相对较低,而算法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导致部分初中生在理解算法上存在着困难。传统的算法教学以“介绍—举例—演示”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去建构对算法的理解。本研究在分析初中生算法教学的培养目标以及初中生在实现培养目标存在的困难之上,结合以往算法教学中常用工具,选择了资源型和策略型两种类型的学习支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并在算法课程中应用,以支持初中生算法的学习,解决初中生在算法理解上的困难,帮助学生实现培养目标。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梳理和分析与学习支架和算法教学的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学习支架的类型、学习支架的设计原则以及应用和效果评价相关研究的梳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分析初中生算法学习的培养目标,找出初中生在理解算法上存在的困难,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确定学习支架的设计类型并进行学习支架的具体设计,本研究选择资源型和策略型两种类型的学习支架,并确定了两种学习支架对应的表现形式分别为算法的动画和程序的注释,对两种学习支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开发了动画资源型学习支架。最后,将支架设计案例用于课堂,并观测学习支架的使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展望。通过上述各项工作的展开,本研究发现本研究设计的资源型和策略型两种类型的支架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枚举、排序、递归等算法的理解。在学习支架的支持下,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究算法的原理,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算法概念,理解所学算法。动画资源型支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抽象算法与生活中的实体之间建立联系,使抽象算法具象化,理解算法。注释策略型支架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算法实现思路,理解代码所表示的意义,完成编写代码,实验培养目标。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并且学生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学习支架也比较认可,学生使用学习支架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之中,这给学校的程序设计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