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 detachment,RRD)及其视网膜复位手术后的并发症,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证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是参与PVR的主要细胞,PVR是视网膜脱离后RPE细胞损伤的一种自我修复过程,是一种过度的眼内创伤修复反应。RPE细胞在正常位置上处于静止状态,而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如视网膜裂孔形成和视网膜脱离后,RPE细胞脱离原位,开始去分化、移行、增生、发生表型转化并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ce,ECM),最终在视网膜前后表面和玻璃体内形成具有收缩能力的增生膜,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有多种蛋白和生长因子参与了这个过程。但是对PVR发生发展过程中,RPE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仍有许多细节不明,影响了对PVR防治的进展。 内皮素(endothelin-1,ET-1)是最早从脐静脉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中发现的一种分子量为2.5KD的活性物质,是21个氨基酸残基多肽,有较强收缩血管作用。随后的研究发现,ET-1不仅仅是血管收缩剂,而且是一种多功能调节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介导炎症、刺激其它激素分泌、促有丝分裂、刺激细胞增殖、移行和粘附等多种功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经受体发挥作用。细胞因子包括TGF-β,IL-1,TNF-α,IFN-γ和凝血酶能诱导ET-1的前体的转录和成熟ET-1的释放。相反,尿钠排泄因子包括心房利钠肽,心钠素(ANP)、脑利钠肽(BNP)和一氧化氮(NO)供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