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汪伪政权这一课题重新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而在现有涉及战后汪伪政权金融接收的研究成果中一是以宏观把握、考察接收体制为主,二是关于国民政府之特定机构对汪伪经济的接收情况,总的来看篇幅甚少。而邮政储蓄又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机构。中国正式举办邮政储金业务始于1919年成立的邮政储金总局,直至1949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清理结束,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汪伪政权的交替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从其自身特殊的职能范畴上,它不仅隶属于交通部,更是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全国性机构。通过梳理战后国民政府对汪伪上海邮政储金汇业局接收始末,不仅能说明接收、清理活动对于整个民国时期邮政储金业务发展所起到的特定作用,同样的,也可体现出整个战后上海金融接收的概况,并折射出全国范围内接收敌伪金融的意义。本文在梳理有关战后对汪伪经济接收情况的文章,综合当时国民政府接收华南、苏浙皖、华北、东北满洲、乃至台湾财产的各个分支机构,以上海汪伪邮政储金汇业局的接收复业情况为例,以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关于邮政储金汇业局所藏文档和其他文献为基本史料,针对国民政府从1945年9月开始的对汪伪邮政储金汇业局的接收做一述评,介绍汪伪财政机关与当时金融状况的背景,以及国民政府筹备接收的过程与举措,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和具体操作性条文,介绍接收过程中诸如繁冗清点和大量清单报表等等,分析接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评述这一历史阶段国民政府对于汪伪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的接收、复业过程,以冀从一特定的角度深化对战后国民政府接收汪伪金融机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