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20世纪科学史的发展,不难发现,自萨顿的综合性《科学史导论》完成之后,科学史的研究趋于以“片段”形式展开,而且不同的片段依据了不同的编史方法,从而使科学史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丰富,科学史的研究内容也不断分化:从内史到外史,再到综合史。而现在的综合史也只是以一种呼唤的方式在进行,没有一个学者敢于书写面向人类认识世界的科学通史,因为不同的编史思想产生了不同的编史方法,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编史方法用于科学通史的研究中。因此,科学编史学就逐步由隐学变为显学,而且其发展势头很强。本文主要针对科学编史学中的不同思想进行研究,在综合传统科学编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语境论的科学编史学。本论文共分七个部分,包括引言、主体部分(第一章到第五章)和结束语。主要研究内容是:厘清了科学编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规范了科学编史学应该研究的内容,确定了科学编史方法的研究是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评述了传统科学编史学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研究表明,走向语境论是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有效进路,是科学史合理性重建的必然选择;归纳了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阐明了其深刻的研究意义。在引言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做了介绍。由于传统科学编史学存在编史方案的不合理性,将语境论的研究方法引入科学史的研究是合理的、可行的,是科学史实证研究方法基础上的升华,对当前科学史的研究有突出的指导意义,也是完善科学史学科建设和科学史理论研究自身的需要,为消解科学史辉格解释,提供方法论支持,并对推动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厘清了科学史与科学编史学的关系,即站在21世纪的高度,重新审视了科学史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角度,从科学史的研究对象、学术结构、研究层次等方面,对当前科学史与科学编史学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了界定,并对科学史应该研究什么、科学编史学应该研究什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第二章着重从科学编史学研究的不同流派的历史发展与困境中,阐述了将语境论引入科学史的研究的必然因素。首先,从对科学史的再认识出发,对科学编史学本身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指出内史论、外史论和综合论等科学编史学的困境,透视出单纯的内史论、外史论、综合史论的编史学思想都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学发展的真实面貌,不能使科学史达到合理性的重建。因此,要想达到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方法必须走向语境论。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科学编史学如何走向语境论。语境论科学编史学是科学史基础理论研究的必然,将科学的编史方法语境化,即形成语境论的科学编史学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章深刻阐明了“语境论”应用到科学史研究中的基本理念,是当代科学编史学的必然选择,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编史学的不足,形成特有的科学编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编史观。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构建了语境论的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首先对传统的科学史观进行了客观的述评,指出了传统科学编史学中体现的科学史观的诸多不足。然后,在语境论科学观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语境论科学史观并形成语境论的科学编史方法,进而形成语境论科学编史学,这是形成语境论科学史研究纲领的要旨之所在。此外,本章还分析、总结了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主要优势和基本结构,以及语境论科学编史方法的特征和意义,从语境实在的本体论、语境范式的认识论和语境分析的方法论入手对这一全新的科学编史学的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并从科学史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拓宽归纳了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意义。第五章在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用语境论的科学编史方法对科学史的元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求解,并对哥白尼革命进行了语境分析,进一步说明了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优势之所在。在结束语中,展望了科学史理论研究的新趋势,从构建语境论科学史研究纲领的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研究的意义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