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治疗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肝包虫破入胆道的32例,将32例患者按是否术前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参与治疗分为以下两组。将术前应用ERCP参与治疗者设为ERCP手术组(12例),同期将直接行传统手术者设为直接手术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男女比例:1:1.29,年龄22-68岁,平均47.06岁;组内比较:记录ERCP手术组患者ERCP成功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ERCP前后部分感染指标及部分肝功能变化情况;组间比较:比较A组与B组的一般资料、感染指标、肝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A组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ERCP术,其中3例在ERCP后出现一过性高热,给与对症治疗后均好转;A组全部患者均择期接受传统手术治疗;比较A组患者ERCP前24h和后48h的感染指标(WBC、PCT)、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P、GGT、ALB),除外ALT、AST、ALB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一般资料、感染指标、肝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除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为6~12个月,A组12例患者及B组16例患者均未出现包虫原位复发、胆道狭窄等远期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方面,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其中术后引起的急性肾功能障碍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急性呼吸衰竭和术后残腔胆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包虫病破入胆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梗阻性黄疸,在术前应用ERCP参与治疗具有重要的诊治作用,且术前应用ERCP治疗后择期行传统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优于直接手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