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有机光催化剂,氮化碳(CN)具有廉价易得、安全无毒、能带结构适中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如何进一步促进CN的电荷分离并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1.本文采用高温氢化还原方法制备了一种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DCN)光催剂,通过在高温氢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最佳缺陷浓度的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DCN)纳米片,表面缺陷的存在使带隙由2.64 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有机光催化剂,氮化碳(CN)具有廉价易得、安全无毒、能带结构适中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如何进一步促进CN的电荷分离并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1.本文采用高温氢化还原方法制备了一种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DCN)光催剂,通过在高温氢气气氛下煅烧得到最佳缺陷浓度的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DCN)纳米片,表面缺陷的存在使带隙由2.64 e V减小至2.42 e V,DCN纳米片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是超薄介孔氮化碳(UCN)的4倍,是块体氮化碳(BCN)的16倍。这是由于缺陷结构的形成减小了带隙,拓宽了太阳光的吸收范围,适量缺陷还利于光生电荷的分离和传输以及超薄和介孔结构提供大量表面活性位的缘故。我们还通过理论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该催化剂结构中的缺陷类型、位置和浓度。2.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光的利用率,利用氮空位锚定和π-π相互作用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负载在了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纳米片上合成了聚多巴胺/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PDA/DCN)有机复合光催化剂。PDA/DCN是一种高效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UV-vis-NIR)光驱动的光催化剂,可以实现快速光催化产氢。通过调控PDA的负载量,探索到最佳的光催化性能比例,最佳的PDA/DCN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较DCN的性能提高2倍,这是由于两种材料间的Z型电子转移机制的形成使得光生电子-空穴对发生有效的分离。此外,PDA具有拓展光谱吸收的特性,还可以产生光热效应,提高反应温度和催化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催化性能。3.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构建完整的光催化系统,以PDA/DCN为宿主,采用低温冷冻光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银负载的聚多巴胺/缺陷型超薄介孔氮化碳(Ag-PDA/DCN)纳米组装体材料。Ag与PDA的界面处会形成肖特基结,并且金属Ag的负载可充当助催化剂,利用纳米Ag颗粒进一步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和分离,进而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在无助催化剂的情况下Ag-PDA/DCN光催化产氢性能相比于PDA/DCN提高了6倍,这是由于形成的纳米Ag颗粒的助催化作用及Ag的小尺寸高分散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促使光生载流子分离,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且提高了可见光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性能。这种新颖组装设计和合成策略为开发用于太阳能转化的光催化组装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人群眼部睫毛蠕形螨检出规律及对患者眼表指标的影响,研究睫毛蠕形螨感染引起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dysfunction,MGD)形成以及干眼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02月-09月于我院眼表门诊因眼部不适就医病人共182例。分成MGD组94例(94眼)和无睑板腺功能障碍组(NMGD)88例(88眼)。从右眼睑上下各抽出四根睫毛完成睫毛取样,用光学显微镜检查
【目的】通过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云南省汉族、彝族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基因突变信息,并筛选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插入缺失(InDel位点)等突变信息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民族间的差异。【对象与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住院部就诊并行宫颈HPV、TCT检查的患者34人,收集其临床资料信息并根据患者的民族及宫颈HPV、TCT检查结果进行
背景:依托咪酯作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具有麻醉作用强、持续时间短的良好特性,其在临床中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依托咪酯对在体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PC)活性的抑制作用是通过GABAA(γ-aminobutyric acid A)和甘氨酸受体来调节的,而目前为止依托咪酯在影响在体动物小脑皮质分子层感觉信息处理的发挥的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依托咪酯对乌拉坦麻醉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作用,支撑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提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所需要的物质支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统筹延边州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做了以下研究。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8个市(县)为单元,运用空间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对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s ratio,NL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诊断及预后的价值,为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因构成,探讨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为延边地区AP的早期预防以及降低AP的发生率和重症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241例AP患者病例,对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69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
传感器是社会生产生活中一类应用广泛的现代化检测仪器,它可以捕获周围的信息并且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律转换所捕获的信息的形式,其中电信号是目前最常见的信息转换形式。因此,检测电信号的电化学传感器被广泛研究,它操作简单,易于携带,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灵敏性。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电化学传感器目前被应用在公共卫生与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监测与疾病早期筛查等重要领域。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内部孔尺寸的大小可根据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一般资料、自我管理支持、灵性健康及生命质量现状;明确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灵性健康、生命质量在一般资料方面的相关差异;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支持、灵性健康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运用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利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08月吉林省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山东省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乳腺癌术后患者
目的:通过对产妇核心温度变化、寒战发生情况及热舒适度进行比较,探究充气加热预保温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产妇的体温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被动保温组)、B组(术中下肢充气加热组)、C组(充气加热预保温组),每组30例。A组产妇进行常规铺单保温;B组产妇先进行常规铺单保温,在手术开始时进行下肢充气加热;C组在麻醉开始前20min对产妇进行充气加热,加热结
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为动物麻醉临床上常用的注射型麻醉剂,但采用单一麻醉方法时均有一定的弊端。氯胺酮联用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应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麻醉效果更强效、速效,麻醉苏醒期短,动物安全系数高,且对重要器官无永久性损伤,因此推断复方氯胺酮与速眠新Ⅱ复合麻醉应用于犬,同可以达到应用低剂量麻醉药物可得到延长麻醉维持时间,加强麻醉深度,增强麻醉、肌松、镇痛效果,提高麻醉安全性,降低麻醉风险性。故本试验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