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杂环芳烃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及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200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吡啶、喹啉、咔唑是共存于焦化废水中的三种典型氮杂环芳烃类化合物(NHCs),它们具有刺激性气味及“三致”作用,可在现行的焦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如传统活性污泥法、A/O工艺、A2/O工艺等)逐级积累,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炼焦工艺停产或者蒸氨设备故障等实际生产问题,常导致焦化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因此,长期以来焦化废水是我国工业废水处理中的难题。  尽管焦化废水具有难生物降解性,但是相比于其它技术,生物处理法仍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理技术。本研究目的是:开发氮杂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生物强化处理技术并探索其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方案是:从污染环境中筛选高效降解菌株,通过试验及数学分析遴选出最优菌剂;将其作为强化菌剂应用于序批式生物处理系统,反应器内装填具有氨氮吸附能力的天然和改性沸石填料,开展氮杂环芳烃的焦化废水生物强化处理的连续运行试验;探讨生物强化后系统内菌群结构信息,构建反应器运行效率与菌群组成的关系模型。  从新分离的7株咔唑降解菌,以及本实验室保存的8株吡啶降解菌和4株喹啉降解菌(均源于焦化废水处理系统)中,筛选出降解活性高、降解底物互补、具有一定复合功能的Shinellazoogloeoides BC026和Paracoccus sp.BW001两株吡啶降解菌、Pseudomonas sp.BW003和Pseudomonas sp.BW004两株喹啉降解菌及Pseudomonas sp.BC039和Pseudomonas sp.BC046两株咔唑降解菌,用于生物强化菌剂的复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以及响应曲面数据分析法,确定6株菌适宜降解环境条件相似,最适温度为20-37℃,最适pH值为6-8。  研究共基质对单一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发现其它NHCs均对菌株降解其目标NHC产生抑制,但各菌株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复合降解能力,三种NHCs降解菌的受抑制程度顺序为:吡啶>咔唑>喹啉。研究菌株共存对单一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发现多菌株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显著,吡啶和喹啉降解为零级动力学过程,咔唑降解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基于上述发现,确定以三种NHCs降解菌投加率为1∶1∶1的27组菌剂复配方案,考察各复合菌剂对三种NHCs的同步降解效率,通过三次样条拟合和插值法,计算各NHC达到95%去除率的时间(RT95),预测出6菌株任意配比的复合菌剂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在试验的27组菌剂配方中,M19、M13和M15是最优复合菌剂,它们可将150-200 mg/L的三种NHCs分别在15.4 h、15.5 h、15.6 h去除95%以上。  选择对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处理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且可实现自控的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开展实际焦化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试验。为了有效去除高浓度NH4+-N(焦化废水中原有的氨氮及含氮有机物降解产生的氨氮),选择具有NH4+离子交换作用的天然沸石和人工改性沸石作为填料;为了强化高浓度NHCs的生物降解,以M13菌剂(BW001∶BC026:BW004:BC046=0.5∶0.5∶1∶1)为强化复合菌剂。试验确定最优工艺周期为48 h,包括进水3.5 h,曝气18 h,静置3.5 h,再曝气18 h,沉淀4 h,排水1 h。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和系统聚类方法分析水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影响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复合菌剂的投加,次要因素为沸石的装填。未投加复合菌剂的焦化活性污泥不能耐受高负荷吡啶、喹啉的冲击,而投加复合菌剂的焦化活性污泥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处理效果;装填沸石的序批式生物处理系统,在一定时限内对NH4+-N去除有促进作用,且天然沸石效果稍好于改性沸石。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较好地根据进水水质预测5组工艺的出水水质,拟合R2均达到0.95以上。  为了全面了解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信息,首先采用T-RFLP技术结合LMBPNN的敏感性分析,考察反应体系内菌群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沸石是否装填以及沸石种类都会影响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敏感性。未装填沸石的体系中微生物受总有机物影响较大,装填天然沸石的体系中微生物受NH4+-N和TN的影响最大,装填改性沸石的体系中微生物对NH4+-N和有机物(COD和喹啉)均较为敏感;此外,投加复合菌剂可改变微生物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轨迹,从而对整个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其后,采用454高通量测序(16S rRNA)技术,比较生物强化型和普通型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内菌群组成,研究结果显示:OTU信息比对,因复合菌剂的投加,使得两组反应器内菌群结构的变化不甚相同,但最终表现出趋同性,表明处理系统内微生物群落具有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是含量最高的门(纲),占细菌总量的94.2%,但两组反应器在含量较少的非优势菌门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显示复合菌剂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处理系统内细菌的多样性;通过序列统计和Cladogram进化树分析,发现所投复合菌剂在污泥样本的菌群结构中未占优势,含量不超过0.59%。综上结果推断:复合菌剂本身的高降解活性保证了其对处理系统强化作用的初始效应;然而在处理系统的长期运行中,在污染负荷的波动和冲击、序批式工艺条件的限制、菌群内部的相互作用下,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不断变化,优势细菌物种不断演替,最终使初始强化效应逐步转化为一种对微生态系统的保护效应,使得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效稳定。
其他文献
针对市场上几种轮胎压路机自动喷淋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全自动间歇可调式空气雾化喷淋系统,介绍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等.该系统设计理念先进,结构紧凑,操作简
随着饮用水水源水质的日益恶化和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氯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因其潜在的毒性已成为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氧化氯(ClO2)具有高效的杀菌效率和几乎不
能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太阳能具有独特的优势。太阳能的热转化,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热发电集热器的核心元件,该类涂层的开发,是太阳能热转化课题中研究的重点之一。优质的选材,合理的结构,简单的工艺,良好的性能是研制涂层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目前已开发出的涂层均存在一些缺陷,尤其表现在制备成本、生产工艺和中高温热稳定性等方
基于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螺栓拧紧伸长量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重点研究螺栓拧紧力矩、螺栓摩擦系数、垫片类型等3个主要因素对螺栓伸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螺栓拧紧伸
砷(As),是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有毒元素,过量摄入或长期低剂量的砷暴露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水稻是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并且是中国60%人口的主食,但是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支气管扩张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阿米卡星给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沈阳二四五医院呼吸科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新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怎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下面我结合自
随着新课程与高考改革进程不断推进,高中物理习题课受到我国教育部门与物理教师的广泛重视.相比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容量更大、概念较多,再加上物理知识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
在地下水里的各种氯代烃类有机物(CAHs)中,三氯乙烯(TCE)是最常见的一种。TCE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中,应用过程中的排放、泄漏事故和挥发等,导致
特种车的支腿液压缸与柔性悬挂和轮胎共同受力,为上装部分提供稳定支撑.在特种车工作过程中,液压支腿受到动态载荷的作用,该动态载荷难以通过仿真分析获得.对展车调平、起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