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面向用电客户服务的载体,是电力供应实现“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保障环节。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合理有效的配电网规划成为其重要的前提和保障。配电网的规划质量直接影响到配网的网络安全水平及投资效益,其对于降低网损、提高可靠性和保障电能质量的影响不亚于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因此,确定高质量可实施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适应宣城市城区经济社会及空间发展需求,保证配电网适应性发展,结合国家电网“抓两头”薄弱的大的建设环境及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概念的提出,进行了宣城市城区配电网“十三五”期间规划方案设计。本论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及技术应用原则,选定了适应于本地区的典型供电模式;对开闭所、环网柜等配电设备建设标准及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配电网结构接线形式做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定义相关区域概念并探讨了变电站及线路组网接线方式,形成适应于本地区的几种配电网高中压电网组网形式;结合地域及区位发展因素进行规划分区;分析了宣城市城区社会经济发展及配电网发展现状、电网结构、供电能力、设备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负荷发展特点并采用空间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给出逐年负荷预测值;在此基础上,依据选取的供电模式、分区及组网建设原则,进行高、中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分别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最后,对规划形成的方案,提出了多因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数学模糊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本次规划方案进行了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