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的翻译是再现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兄弟》的德译本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再现文学作品风格。风格到底能不能被翻译以及能被何种程度地翻译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本文比较了古今中外的学者对于风格的定义并研究了这些定义背后的本质,最终总结了"风格"所包含的三大要素,即:特定的语言手段,语境和效果。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和德国科尔迈尔的观点,文学翻译的主要目标是达成美学效果的功能对等;这和风格的第三个要素"效果"相符。列维认为独特的语言形式所造成的韵律美和创新性正是体现文学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独特的语言构造需要被特别地重视;这和风格的第一个要素"特定的语言手段"相符。同时马克斯坦认为,文学作品中的话语总是带有更加丰富的语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认真的分析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地传达出其联想意和隐含意;这和风格的第二个要素"语境"相符。结合上述理论和"风格"的三个要素,本文分别从语音(特别的语言手段)、语义(语境层面)和修辞(效果层面)三个角度对《兄弟》中体现风格的手段进行了分类,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详细的分析。语音层面具体指拟声词的连用,语义层面包括"数词"和"脏话"两部分,而修辞层面挑选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明喻,暗喻,夸张和排比这四种修辞方法。在分析这些例子时,笔者分别从语言手段,语境和效果三个角度来衡量其是否真正地传递出了原著幽默讽刺的效果。基于对《兄弟》两个译本的对比笔者发现,通过运用直译,替换,解释,意译,改写,补偿等多种方法原文的风格可以被传递。具体到文本例子的分析,一共有六点结论:(1)在翻译拟声词时,最好是在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模拟声音的词;如果找不到,则有三种解决方法,要么指出拟声词所模拟的对象,要么对文章的意思进行解释或改写。(2)当数词扮演的是节拍器的角色时,它必须被准确地字译;当数词主要体现程度副词的功能时,译者可以用合适的副词代替它,或者补充上其他词句,只要这些词句能突出原文所强调的程度即可。(3)"脏话"不能省略。如果目标语中有与源语言相对应的"脏话"时,可直接翻译;如果没有,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意思进行意译,或者之后在文中的其他地方补偿这种粗俗的效果。(4)如果译文读者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基本认知能够理解原文的比喻手法时,则采取直译的手法;反之,译者应该做相应的解释或者改动。(5)一般情况下,夸张的效果都可以通过直译来实现。(6)排比手法在翻译时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出它重复性的结构,如果直译困难,则译者可以自己创造出新的相似结构来,只要这种结构能够体现出音律美和表达的递进效果即可。风格虽然可以被传递,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等不可逾越的因素,完全等值的风格传递是不可能的。然而一个成功的翻译并不意味着原文和译文的完全等值,而是最大程度上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