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已经被提升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高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沃土其使命就是为国家培养出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从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创新型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面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匮乏,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教授指出,“西南联大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大思想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50多年的高等教育培养了这么多学生,为什么一个都没有?”①王祖温校长的疑问提醒了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追寻西南联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足迹将对我国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所启示。西南联大这所产生于抗战时期,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的大学,在八年抗战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旧“弦歌不辍”,为我国培养出了像杨振宁、李振道这样的享誉世界的创新型人才。西南联大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不仅为我国的抗日战争以及战后重建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产生了有益影响。成就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盛况的因素很多,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西南联大贯彻了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西南联大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坚持教授治校、民主管理,通识教育、培养全人,教师和学生都享有高度的学术自由。通过一系列的学术自由管理体制使得西南联大人才济济,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创新型人才。本文从学术自由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性入手,着重分析了西南联大学术自由的表现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在文章的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大学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对当前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