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在发展壮大。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依然是一个尚待完善与规范的发展中市场。存在着像规模效应、时间效应、价值效应、惯性策略与反转策略等诸多异常现象。而这些异常现象的存在已成为制约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认识这些异常现象,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今后的发展与完善无疑极具迫切性和必要性。 基于此,我选择了我国证券市场异常现象问题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重点是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异常现象的存在,然后从行为金融的角度揭示证券市场这些异常现象存在的原因和机理,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也有利于广大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规范投资行为。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系统地阐述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行为金融理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批驳和质疑。这同时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异常现象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效应。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规模效应的研究,然后运用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最后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此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时间效应。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时间效应的研究,然后运用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三月份效应”和“月初效应",最后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此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效应。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价值效应的研究,然后运用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价值效应,最后给投资者提出了投资建议。 第五部分通过实证检验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的研究及其原因分析,然后运用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证券市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存在显著的“惯性策略”和“反转策 摘要略”,最后得出了适合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买中等股卖差股的惯性策略和买中等卖优股的中期反转策略。 第六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