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外语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MAFLT)也成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 MAFLT发展状况如何?对其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和教师虽然已经从硬件设备、软件开发、教师技能等不同角度去探讨这些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对MAFLT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专门讨论非语言符号在MAFLT中的作用和特征。其意义有二:理论上,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和丰富多媒体和非语言符号综合利用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实践上,能帮助外语教学工作者充分认识非语言符号的作用,从而积极利用非语言符号优化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回顾多媒体的发展和非语言符号的研究状况之后,我们指出MAFLT是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多媒体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非语言符号在MAFLT的应用,而对非语言符号功能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将对MAFLT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的第二部分首先对MAFLT和非语言符号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在综述国内外人士的研究成果之后,指出多媒体系统有以下功能特征:庞大的记忆系统和超媒体软件、丰富的信息表达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创造真实的交际情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了非语言符号的四个特征:可靠性、言简意赅、信息丰富以及艺术美,并认为这两种特征的结合运用将有利于提高外语教与学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了解非语言符号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我们对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55名本科生和广西宾阳中学的76名高三学生进行了专题性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非语言符号的应用有助于优化听说读写教学。同时也发现目前MAFLT中存在非语言符号运用不当等问题。因此,我们指出必须以传播学、传播美学、认知心理学、图式理论、多媒体教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1)利用非语言符号优化教学材料。从传播美学理论出发,利用非语言符号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的特征,优化课件制作,刺激学生的审美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转化为审美过程,从而使学习效果在审美过程中突显出来;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角度考虑,科学使用非语言材料,优化教学效果;以图式理论为依据,利用非语言符号优化教学内容,构建语言信息,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和背景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2)以传播学理论、教学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非语言符号控制教学过程,使非语言符号富有感染力和交际功能的特点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利用非语言符号优化课堂组织,为学生增加参与机会,活化整个学习过程。(3)依据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将非语言符号合理地用于MAFLT,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完善MAFLT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WP=5>非语言符号如果得到正确使用必定是优化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非语言符号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等方面都起积极作用。诚然,本文只是对非语言符号在教学中的优化作用作了初步的探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