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形术中最小骨水泥注入量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常用于治疗胸腰椎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自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以及医学的不断进步,一严重临床并发症如骨水泥肺栓塞被患者及医师所重视,其可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心脏骤停、甚至死亡。椎体成形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在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和术后临近椎体骨折或伤椎再次骨折。临床实验已经报道了骨水泥的渗漏率为22%-82%,骨水泥渗漏至椎管或神经根损伤常常导致双下肢的功能障碍。影响渗漏最重要的因素是骨水泥注入量,注入量的增加将导致骨水泥渗漏风险的增加。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椎体成形术后临近椎体发生骨折。随着骨折椎体刚度的增加将给临近椎体带来巨大的压力。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过高的骨水泥注入量是椎体成形术失败的原因之一。为避免上述并发症,应推荐应用最小骨水泥注入量完成椎体成形术。本研究旨在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恢复骨折椎体刚度所需注入骨水泥最小百分比。方法:防腐尸体标本4具,年龄(65±3)岁,每个标本取T11-L3椎体。所有实验椎体标本均行标准x线检查,以排除骨折、肿瘤、结核、先天性畸形等疾病。每个标本切除椎旁肌肉,上、下终板及椎间盘,前、后纵韧带等软组织,制成单个完整游离椎体标本,取骨密度相近的15个留做实验,其余5个做预实验,随机编号。每个椎体标本放在生物力学机的上下钢板间,以5mm/min的速率对椎体标本进行垂直压缩,直至达到最大垂直载荷时停止压缩。实验椎体标本的载荷-位移曲线出现最高点是椎体出现骨折的标志。骨折后,来自同一厂家的低粘度骨水泥(面团期)通过椎弓根注入骨折椎体。通过C形臂机密切监测针头和骨水泥的注入位置。在同一骨折椎体上连续3次注射,第1次通过左侧椎弓根注入骨折椎体体积5%骨水泥,第2次通过同侧椎弓根注入骨折椎体体积5%骨水泥,共计10%,第3次通过右侧椎弓根注入骨折椎体体积5%骨水泥,共计15%。轴向压缩测试分别在5个时相完成:骨折前、骨折模型建立后及每次骨水泥注入后。每个时相的生物力学测试都通过试验机给标本施加0~500 N轴向连续压力载荷,速率为5mm/min,压力和线性位移由计算机同步记录,得出骨折前、骨折后及每次骨水泥注入后椎体刚度。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比较连续5个时相的刚度。结果:防腐椎体标本骨折前的体积,通过CT扫描测量为(32.28±7.29)cm3,骨折后椎体体积为(29.70±6.58)cm3,体积丢失为(2.59±1.32)cm3。造成椎体骨折的平均最大垂直载荷是(2990.06±856.90)N。骨折前椎体高度为(24.32±1.96)mm,骨折后高(23.23±1.94)mm,高度丢失为(1.09±0.25)mm。在45次骨水泥注入中,3个标本检测到5次骨水泥渗漏:5号椎体第3次注入发生渗漏,渗漏量为0.2ml;6号椎体第2次注入渗漏量为0.1ml,第3次注入渗漏量为0.1ml,共0.2ml;13号椎体第2次注入渗漏量为0.1ml,第3次注入渗漏量为0.1ml,共0.2ml。椎体骨折后,椎体骨折前刚度为(712.03±197.03)N/mm,骨折后为(401.87±132.72)N/mm,降低为骨折前的56%,5%骨水泥注入后为(496.64±157.39)N/mm,恢复到70%;10%骨水泥注入后为(630.33±170.67)N/mm,恢复到89%;15%骨水泥注入后为(646.82±179.78)N/mm,恢复到91%。5%骨水泥注入与10%比较,刚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0%骨水泥注入和15%比较,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前的研究中,决定骨水泥注入量时并不考虑骨折椎体体积的大小,而是术者根据临床经验,常规注入骨水泥2-3ml,最多不超过5ml。本实验研究表明,骨水泥注入的百分比是相对固定的,但椎体体积是变化的,应将骨折椎体体积考虑在内。术前CT扫描骨折椎体,并计算骨折椎体体积,精确计算骨水泥注入量,根据计算的骨水泥注入量完成椎体成形术,减少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范围内,骨折椎体刚度的恢复与骨水泥注入量密切相关,当骨水泥注入量达到骨折椎体体积的10%时,骨折椎体的刚度基本恢复到骨折前水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推荐以骨折椎体体积10%骨水泥的注入量来完成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为2-4ml。
其他文献
目的:持续性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然而,持续性术后疼痛的机制仍不明了。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深部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方法对患者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查阅自2008年6月至20
目的探讨超声下对星状神经节阻滞入路的图像,进而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60例需要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患者,超声下行颈6平面超声扫描。随机分为3个药量组即8m
由创伤、畸形、肿瘤等导致的骨缺损修复是目前骨科临床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传统的修复手段主要有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这两种方法因为种种限制临床上应用有限。因此,开发具有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在重视效果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效率,如何高效的完成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成为各个学校、各个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教师语言是生
研究背景:自从1954年Gibbon提出将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技术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伴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器官保护
食品安全检验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食品安全检验体系是以多部门分段监管模式为基础构建的。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
研究目的:运用卫生技术评估(HTA)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五种人工髋关节假体进行评估,了解选用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是否存在差
[研究背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消除掉脊髓缺血的因素,恢复脊髓血供后,脊髓原有的缺血损伤没有减轻,反而损伤又更进一步的加重,严重的可能导致脊髓神经元死亡,出现截瘫。
背景:胆囊结石作为胆道外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其发病率在成人约10%,中年女性甚至高达15%,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囊结石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