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迫于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压力,我国经济结构亟需转型,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大力推动和发展第三产业,从近几年我国的相关政策中即可见一斑,而税收政策无疑是对企业影响力最大的财政政策之一。在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两个最重要的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其中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征收增值税,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然而在实际征收过程中,由于营业税税制陈旧与单一、重复征税问题严重且存在征管漏洞等弊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作为良性税种的增值税,由于其税收中性、税基广阔的特征,很好的维护了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使得我国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税制体系的弊端进一步显现,税制改革迫在眉睫,于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了关于增值税扩围的问题,会议决定:为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完善税收制度,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鉴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涉及面较广,利益调整复杂,为保证改革顺利实施,我国决定采取循序渐进,分步扩围的实施路径。考虑到上海市服务业门类齐全,且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比较完善,辐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选择在上海市进行先行试点,从而为全面实施改革积累经验。 目前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已经在全国展开,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产业以及行业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与此同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本文从增值税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税改的实际情况,从维护税收中性、遏制税收流失以及推动结构性减税、促进与国际税制接轨四个方面,分析了“营改增”的必要性,并就“营改增”的实施路径以及目前“营改增”的主要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做了简单汇总。由于上海市最先开始试点,时间较长,改革所带来的各项效应以及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更加明显和典型,因此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从财税体制、行业税负、产业结构以及地方财政四个方面,结合改革一年后的最新数据,研究分析“营改增”所带来的效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作为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营业税并入国家税收系统,必然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划分体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将倒逼整个国家财税体制的改革,推进我国财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对整个社会全行业来说,不仅可以完善增值税链条,还可以消除重复征税现象,从而降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税负压力。税负的下降会推动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降低物价,减轻通胀压力。全面征收增值税,取消营业税,对第三产业来说,会减轻其税负压力,促进其良性发展。同时借助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改大环境,企业可以逐步实现主辅业分离,主业轻装上阵,而生产性服务业也有机会做优做强,客观上有利于传统国企改变经营模式,扭转当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同时第三产业的劳务产品出口时可以实行增值税的出口退税,这就使我国劳务产品在税负上与欧盟等国家能够平起平坐,从而增强我国第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企业的税负减少的同时,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样也会减少,数据显示,营业税改增值税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我国的年税收收入预计净减少1000亿以上,这将给我国地方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增值税本身的特点,也将对地方政府的税收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对目前“营改增”政策的总体评价及政策建议,以期有助于“营改增”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最终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