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床是一个特大型金矿床。该矿床自发现以来,因其金矿资源巨大而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先后进入该区展开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选择该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前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展开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并探讨其成因。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控矿因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探讨等。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该矿床主要的赋矿地层为中三叠统边阳组、次为许满组顶部。主要的容矿岩石为砂质沉积岩(细砂岩为主)。2、烂泥沟金矿床属于断控型金矿床,矿区主体构造为黄家坪子背斜,构造的显著特征为断裂发育,主要的构造线呈北北东向展布,其次为北西向。矿区发育的断裂构造对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次为脉状和不规则状,矿体的的产状与矿区内断层的产状与走向基本一致。在构造变形强烈或者断层破碎带叠加的部位,有利于的金的沉淀富集,品位较高。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环带结构、嵌晶结构、莓粒结构和粒状结构,构造特征为浸染状、细脉状、条带状和角砾状。3、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黄铁矿化发育于断裂破碎带中,黄铁矿化发育部位,金的含量较高。通过电子探针观察薄片,黄铁矿与毒砂形成胶着结构的连生晶体,这类矿化含金量也比较高。4、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烂泥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金、流体和矿化剂来源于深部,并非围岩。5、金在成矿热流体中主要以金-硫络合物的形式发生迁移,其次以金-硅络合物、金-氯络合物形式迁移。6、金的沉淀富集成矿过程是:当成矿流体进入有利的成矿环境时,由于含矿热流体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T、P、pH、Eh、 O2、 S2降低,发生金的成矿作用,金的络合物解析导致金沉淀富集成矿。